主持人:最近,网络上频频冒出一种新的“不明疾病”——“幻阳症”。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出现了此疾病的诸多“症状”,如像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样,出现了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一天多次测抗原;过度关注相关信息动态,例如身边有谁阳了、阳了有什么症状、多少人阳了、阳了后会如何;反复询问、分析、判断自己是否有接触阳性人员或环境的可能性及接触时间……“幻阳” 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个人该如何调解好情绪?
本期嘉宾:关育兵、刘予涵、王志顺
不要让“幻阳症”折磨自己
□关育兵(教育工作者)
“幻阳”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属于正常反应,不需要一味害怕。但很显然,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若任由“幻阳症”发展,终究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适当的关注疫情消息,尤其是关注权威平台、官方科学的信息,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及时判断周围的情况及自身情况,更好地采取防护措施。但不宜过度暴露在信息轰炸之下,这不仅更加难以筛选、鉴别,还会强化焦虑行为。保持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吃好、喝好、健康饮食,适度补充营养,保证身心得到充足休息,这既能让自己从“幻阳”中走出来,也有利强化我们自身的抗疫能力。
在发现“幻阳”无法通过自行调节缓解,甚至逐渐发展为“恐阳”,并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时,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则是必要的。
谈“阳”色变大可不必
□刘予涵(公务员)
一些人之所以谈“阳”色变,主要是不了解病毒感染的病程、偏听偏信谣言等,使得他们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从心理学角度看,适度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然变化的环境或事件。但过度了,就变成了一种心理失调,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也很容易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反而更容易患病。据媒体报道,因恐慌而乱服药,导致急性肝损伤住院抢救的人不在少数。
事实上,奥密克戎病毒并不可怕,传播力虽然增强,但致病率低,绝大多数不经过治疗,一周左右可以好转,这是经过科学和实践证明的。因此,即使真的“阳”了,也不必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要做的就是理性应对,克服“恐阳”情绪,避免过度反应伤害了自己。
要想消除谈“阳”色变,要学会自我调节。在疫情愈发严峻的当下,要及时调整生活状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筑牢抵抗疫情风险的生理基础。即便我们每个人都面临感染风险,也要尽可能做到“晚阳”或者“不阳”,争当病毒感染的“漏网之鱼”。
当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无论疫情如何发展变化,个人防护都是第一道关口。只要自我防护到位了,“恐阳”情绪自然就会消解。退一步讲,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要按照官方建议积极应对,千万不要轻信各种民间偏方。
总之一句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主动去适应,科学去面对,既要坚持个人防护不放松,又要避免陷入恐慌,以理性、坦然、乐观的态度面对这波疫情,才能更好地度过严冬,迎接疫散花开的春天。
我们需要一点“钝感力”
□王志顺(职员)
从文化意义上分析,一些网友之所以出现“幻阳症”,恐怕与“钝感力”的缺失有很大关系。“钝感”虽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
为人处世需要“钝感力”,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同样需要“钝感力”。需要说明的是,“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周围的一切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态度。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生活态度,就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波动;“钝感力”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生活态度,就不会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疫情消息产生心理焦虑和情绪波动。
因此,不仅没“阳”的人需要一定的“钝感力”,即便是“阳”了,恐怕也需要修炼一下“钝感力”。比如近日,陕西西安一女子在家模仿药盒上姿势以舞抗疫,自创“布洛芬操”,每个姿势动作到位,和药盒上的姿势一模一样,就颇受网友广泛好评。无论没“阳”、“阳过”或者“阳康”,都应该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保持适当的“钝感力”,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各种状况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