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满足广大群众就诊和健康服务需求,发挥好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建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的基层首诊制度,以便居家隔离治疗人员可方便、及时联系辖区家庭医生,提供就诊指导、抗原检测咨询、用药指导等相关健康咨询、服务,泉州市卫健委公布全市13个县(市、区)250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服务范围及联系方式。
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143.5万名家庭医生,组建43.1万个团队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大多是接受过全科医生专门训练且在基层工作的新型医生,他们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特别是疫情防控背景下,许多家庭医生还承担了流行病学调查、隔离人员管理、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阳性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和治疗,家庭医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与患者沟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治疗,消除患者的心理紧张,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除了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基层首诊外,家庭医疗制度最关键的作用——促进分级诊疗,更应该充分且全面地激活。
通俗地说,分级诊疗就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治疗的疾病,就到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而不是非得去三甲医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都是直接去三甲医院排队挂号,以至于三甲医院常常是人满为患,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客观上加剧了患者的“看病贵、看病难”。
平日里三甲医院固然拥挤,但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运行的状态。不过,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阳性感染者随之增多,身体有恙的患者也将迅速增多。如果大多数患者,不论轻症、普通型还是有重症风险,都往三甲医院跑,人群的密集不会容易加剧疫情的传播风险,导致一些阴性患者“阳”了;更严峻的后果是,当有效、宝贵的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医疗挤兑的危险情形,那些本该收治的脆弱人群得不到宝贵的医疗救治。
应该看到,脆弱人口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国情。我国有2.53亿名14岁及以下的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91亿,慢性病和基础病患者众多;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数量,比如每千人口的医生数、床位数、ICU床位数等仍有进步的空间。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更应该科学合理、有效配置,把最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那些需要的人,充分保障好脆弱人群和其他患者的就医需求人。
这时,分级诊疗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医生在推行分级诊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居民“阳”了,可以先联系家庭医生,一般患者可以在家观察治疗,不必去医院扎堆;发现患者症状需要进一步治疗,家庭医生可指导其到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就诊;若患者病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再在“医联体”牵头医院指导下,及时转诊至有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这样一来,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了“小病不大治”,更能避免大医院看病拥挤、医疗挤兑等现象的出现。
春运即将开启,随着人群流动的密集,疫情预计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医疗系统必须做好全力准备。充分激活家庭医生的作用,运用好分级诊疗,将能更好地保持医疗系统的韧性,更从容地面对疫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