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院子里的阳光如温得恰到好处的酒,沁着各种干粮的香味。八十岁的奶奶忙着晒地瓜干、菜干和花生。一口约有一米高的大水缸赫然出现在我眼前,奶奶笑着说:“今年,还把粮食藏在大缸里。”
春耕秋藏,这是奶奶一辈子都在坚持做的一件事。
记忆里,这口大水缸一直放在家里的储物间里。几十年来,大缸小缸不知道坏了多少个,唯独这口缸跟着我们几次搬家,却依然完好无损,缸面上的色泽因为时间的沉淀更有味道了。
奶奶十八岁的时候嫁到这个村子,这是一个有山有海的地方。这期间她经历了生儿育女的辛苦,也经历了物质匮乏的艰辛。那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九个人。奶奶曾经感叹,她特别怕天亮,天一亮一大家子就要吃饭。但她又是一个特别倔强的人,从来不屈服于命运。爷爷负责下海,奶奶负责下田。于是,每天天还没有亮,她就扛着锄头跑到田里去了。
在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代,奶奶坚信只要不停地在地里刨,肚子总能吃饱,日子也总会好起来。她除了把自己分配到的田地打理得肥沃整齐,还把别人空闲的田地也要过来耕种。这还不够,奶奶还到处开垦荒地,豆腐块也好,哪怕是只能种上一把葱,她都细心呵护着每一方田地。
夏天收花生,秋天收地瓜。每年总有人评论谁家粮食收成最多,奶奶一定榜上有名。当别人请教奶奶种田的秘诀,她笑而不语。我们都知道,哪有什么秘诀,这些粮食都是她起早贪黑刨出来的。奶奶相信多劳多得,勤劳能致富。偶尔她会将收成卖出去一部分,其他的就藏在缸里。家里曾经有十口大缸,每口缸里藏着不同的粮食。因为入冬以后能够收成的粮食少了,所以奶奶会尽力在入冬之前把十口大缸都装满。
缸里藏着的粮食是以备过冬的,一天吃多少,怎么分配都是有计划的。家里孩子多,奶奶总得小心翼翼,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更不能让孩子们浪费粮食。有时候,奶奶一天得打开这些大缸好多次,看了又看。
父亲的回忆里常有这样的情节,他小时候一直认为缸里藏着很多宝贝,所以奶奶才不让他们靠近。他们一直称这些缸为“宝缸”。现在想起来,确实是宝缸,装的确实是宝贝,就是这些宝贝让他们在那个时代能够餐餐吃饱。在当时谁家没有一口宝缸呢!那是藏着收获,藏着爱和责任的宝缸。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奶奶也从十八岁的青春年华变成现在八十岁的白发苍苍。在奶奶的辛苦下,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奶奶却说,不是我们越过越好,而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了。
如今,八十岁的奶奶依然选择在田地里忙碌着。她觉得劳动让她充实,且有成就感。宝缸装的不仅是粮食,更是内心的踏实。对于我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奶奶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