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听课学习,结束已是中午12点,东道主为与会老师安排了简单的自助午餐。说是简单,但味道不错,大家赞赏有加,只是一碗清可见底的例汤有点不够专业。一人感叹,至少加点猪油,滴几滴酱油,撒点葱花来个“酱油汤”啊!大家纷纷点头。
“酱油汤”,是一道让人异常亲切的家常汤,虽然现在的孩子或许已不知其为何物。但在我儿时餐桌上出现的频率极高,此汤可称得上不费一柴一火的“快手汤”。儿时煮个红萝卜高丽菜咸饭,咸饭里有菜有肉,或者煮白干饭已经炒了菜,那就很少能再正儿八经地烧个汤,此时来个“酱油汤”简单方便。罐子里挖点儿猪油,滴几滴酱油,冲入开水,撒上几粒葱花即成。或者连酱油汤都省了,炒菜剩下的菜汤冲点开水,就是一碗餐桌上的汤。
“酱油汤”的记忆应该独属于“80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家里经济条件比之前好转才煮得起干饭。父辈们经常说,以前那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岁月,怎么还会讲究有没有汤喝呢?而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什么,怎么吃越来越讲究,也就不会有需要酱油汤的时候了。早年表哥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人漂亮说话甜甜的。漂亮的姑娘吃完饭,看着盘里剩下的菜汤,说可以冲点开水喝。家里老人又惊又喜,这漂亮却不讲究的姑娘是个宝啊!后来成了嫂子的姑娘说,维生素都在菜汤里,营养又不浪费,嗯,是个“80后”!
汪曾祺在《吴大和尚和七拳半》里提到家乡人喜欢吃“饺面”,即一半水饺,一半面。说是这“饺面”的汤底只有虾子、熟猪油、酱油、葱花,但“非常鲜”。虾子应该是加料了,但熟猪油、酱油是汤底的灵魂。汪老先生对此酱油汤应该是情有独钟,他在《豆腐》一文中也提道:“‘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豆腐吃透虾子酱油汤的鲜味,再浇上熟猪油再次激发鲜香之味。俗话说:“一烫抵三鲜。”难怪汪老先生说:“乡下人家来了客,会做一个汪豆腐应急。”可以待客的菜大抵是上得了台面的,即使原料也就豆腐酱油而已。
江南地区传统面食阳春面,汤底即为酱油汤。电视剧《灵魂摆渡》里有句台词:“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酱油,再烫上两棵挺括脆爽的小白菜,兵荒马乱的年代……不如一碗阳春面实在。”一碗阳春面抚慰了乱世儿女心,那汤面里有家的味道。游子背井离乡,故乡的美食化作了舌尖上的乡愁,充当起了空间的使者,满足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也跨越了光阴的阻隔,带我们回到曾经的艰难岁月,慰藉了一路以来的风尘和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