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日,一则“老君顶景区的‘阳康’游客心衰死亡6人”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获悉该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据介绍,该消息为虚假信息,目前景区已报警。
谣言必须整治。这也提醒“阳康们”,既要注意身体的康复,不过分放飞自我,也要避免各种虚假信息的影响,不必过度焦虑。“阳康”之后,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请听本期嘉宾的建议。
本期嘉宾:付彪 潘铎印 关育兵 戴先任
警惕“关怀式”谣言
□付彪 公职人员
各种“关怀式”谣言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如近日浙江丽水“大地乡一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康复洗澡后死亡”的语音视频在微信群传播。经核实,此信息为谣言,实际上是一老年患者在当地医院等待就医时发生晕厥,经住院观察,情况稳定。
随着“阳康”的人越来越多,短期内因剧烈运动入院或离世的消息,引起“阳康们”的新一轮忧虑。一些专家就此表示,“阳康”后往往还需要两到三周的恢复期,其间最好不做剧烈运动。但对于声称新冠病毒在感染时侵犯到了心肌,这和运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少有这种案例,没必要夸大疫情后果。
至于“阳了不要洗澡”的传言,专家表示,这个说法也没有科学道理,洗澡不会让病程延长,不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可见,“关怀式谣言”往往打着“贴心提醒”的幌子,夸大后果,故弄玄虚,尽管具有“善意”的成分,但并不是事实的真相。
值得警惕的是,“关怀式”谣言欺骗性更强,基于朋友圈内熟人传播,危害性很大。除了从源头加强把关和监管力度外,公众也需要提高自身辨别能力,避免被“善意”蒙蔽。
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潘铎印 公务员
感染过,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据专家介绍,疫情暴发已经三年,毒株经过了多次大的变异,这些变异株之间很可能有免疫逃逸现象,或者毒株本身的变化,也可能出现免疫逃逸,可以逃过人体内刚刚形成的特异抗体。同时,在冬春季人员比较密集的时候,不仅只有新冠病毒一个威胁,还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如果复阳,新冠病毒会引起除呼吸系统之外的感染并发症,如心肌炎等,这些潜在的风险依然是生命健康的威胁。
“阳康”之后做好防护依然很重要,需要继续佩戴好口罩,避免重叠感染包括流感等其他的一些细菌和病毒来加重呼吸道的症状,还可以保护周边包括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病等在内的脆弱人群,减少其被感染的风险。
每个人永远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良好的防护习惯永不过时。坚持在室内公共区、室外人群密集场所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手卫生等防疫措施,仍然不可松懈。
照料他人别忘保护自己
□关育兵
目前,在网络平台上,河南、辽宁、上海、北京等多地均有网友称,可以帮忙照顾阳性感染者。这一场新冠感染,几乎很少有幸免者,基本上人人“中招”。所不同的是,症状轻重,感染先后。在这样的现实下,能够有“阳康”者照料感染者,实是不错的服务。目前来看,感染过的人康复后一段时间内再次感染的概率很低,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收拾东西,帮忙把药物、食物送过去,以自己康复的经验给予感染者以安慰,这样的照顾,实是有利于感染者康复的。
当然,“阳康”者在照料感染者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尽可能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在康复早期也应该避免长期、剧烈的劳动,照顾他人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健康。
出游需量力而行
□戴先任 职业撰稿人
元旦期间,“疗愈游”也火了起来。不少“阳康”游客们远赴三亚、珠海、西双版纳等南方城市、海滨城市。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阳过”的人来说,不要急于出行,最好等到康复之后再出行。“阳过”之后,还是要进行充分的休整调理,一些“阳康”游客不顾自身具体的身体情况,急不可耐出游,长途奔波,身体可能吃不消,“疗愈游”就可能变成了“伤害游”。另外,出游时也要注意安全防护,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虽然“阳过”如同打了一次疫苗,短期内再次感染同一毒株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有可能感染其他一些变异毒株。
对于复苏的旅游市场,各地也要做好积极应对,促进旅游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更好服务游客。要借“疗愈游”之契机,对游客和行业实现“双向疗愈”,促进社会、生活更好回归“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