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可是,当下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我们是否还愿意放缓我们的脚步,好好审视我们的人生呢?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既然崇高的理念已经退场,我们就应当承认自己是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应当承认。”王德峰认为,我们应当甘愿平凡,甘愿面对琐碎的苦恼,在宏大叙事已经解体的今天,在无数的小叙事中,重新编织起生命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信念,王德峰一直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向年轻人号召“寻觅意义”,那些平易的讲演汇聚成了这册合集,书名就叫《寻觅意义》。该书包含十二篇讲演,除了对哲学理论问题,比如佛法、中西哲学比较、叔本华意志论等的阐释,王德峰还探讨了文学、艺术、古典音乐等领域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王德峰联系自己父母的去世,谈论“缘起性空”。他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缘起性空的,但不能因为性空就执空,不能因为世界作为实体是不存在的就让它空掉,我们要承认世界作为缘起的真实性,珍惜人与人相遇的“缘”。
东方哲学解决的都是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与西方哲学是有区别的。中国哲学讲的天道,绝不是如柏拉图讲的理念,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讲的理性的法则。天道在哪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里活跃的是喜怒哀乐,全部丰富的生命情感都在内心。“发而皆中节”,生命情感一定会表现出来,但每一次表现都要恰当,不过分,叫“中节”,叫“和”。
王德峰说:佛家教我们除心不除事,心别上去。身体可以忙,心不要忙,那叫身忙心不忙。现在许多事情是倒过来的:他倒没有多少事情要做,身不忙,心忙。比如说今天的白领,他总是忙得不得了,加班加点,烦啊……心不上去,你就心不忙。反正想好了,今天是消业去的,朝九晚五,消好了回来。
一说起哲学,我们常常觉得头疼,觉得太晦涩了,而且,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可是,王德峰这么一讲解,是不是就变得很容易接受了呢?书里谈论的其他问题,就来源我们生活里的各种思虑,读后或许能得到纾解和启发。
人文精神浸润了王德峰的思想。书中有多处谈及艺术哲学,艺术可以满足审美趣味的需要,艺术与真理相关联,在建构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接受一种或几种艺术的滋养,滋养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我也很喜欢王德峰把阅读形容为“恋爱”的说法。恋爱是人生的一所伟大学校,教给我们从前不懂的道理,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起来。作为恋爱的读书,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经历,是生命与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好的书,是一个合格的恋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值得我们与之交心、向之倾诉甚至与之争吵的,这同实际生活中的恋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我想,所谓意义,我们并不一定能确切地清晰地掌控它,只是在寻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妥善地安置自身,处理好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