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初二,按规矩我们要去妻子娘家拜年。妻子娘家不远,开车一小时就到了。空间距离虽然不远,可是每次回去拜年都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来到了一些名作家笔下的民国年间。
妻子娘家是一座5层小楼,过年时客厅里会支起一个巨型圆桌面,挤一下可以坐20多人。这样的容量造成了落座过程相对漫长,每个人落座之前,都要推推搡搡、让来让去。好不容易终于各就各位,新来一个客人,大家又重新站起来,腾出一个位子。那人必不肯坐,要求坐到下首去,于是又会经历一番“太极推手”。折腾好一会儿,总算重新排定座次。
其实关于排座的依据,大家都心知肚明。首先考虑社会地位,其次辈分。我这样的,“综合分”很低,按说得坐末席。但由于一年只去一两次,属于“稀客”。物以稀为贵,所以“升舱”被让到次末席。
相较妻子娘家入席前的“兵荒马乱”,我的原生家庭就平静多了。我们家圆桌面都没有,客厅里仅有一张红木桌子,满载可坐8人。过年时各个小家庭都回来了,进餐便只能“三班倒”。有几位正式开席前就先开吃了,他们会吃得比较小心。如同撸羊毛,不会将一只羊撸秃了,尽量会均匀一点。吃完后,桌上的菜看上去大致平衡,不会出现某个菜少一大块的情况。
正式入席后,大家坐得很随便,不讲上席、下席,而且不必等着一起吃完。先吃完的打声招呼,就可以退席了。最后上桌吃的那拨,是几个爱打游戏的晚辈……
“一点规矩都没有,家风很成问题!”岳父去我“娘家”拜了一次年,就再也不去了。他觉得两家家庭文化差距太大,一度有点后悔同意女儿嫁给了“蛮夷”。
然而我们婚后遭遇过两次经济困境,每次都是我那边亲戚集体施以援手。比如5年前理财遇到暴雷,大哥知道了,就常找我“帮忙”。“单位又发了一千元购物卡,我习惯了网购,没空去实体店,你帮我用了……”我知道大哥单位效益不好,根本不可能发购物卡。他只是想“自然而然”地给我一些帮助,尽量让我不觉得尴尬。
老婆那边亲戚虽然在饭桌上热热闹闹,遇到危难时刻,往往只能自求多福。所谓礼数,仅仅只是一种仪式。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所谓“家风”“家庭文化”也并非一眼可辨优劣。哪家更和谐、更有温度,日久才能体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