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报道了南安市洪濑镇一家面线糊店“爱心循环”的动人故事。这家叫作洋仔面线糊的店铺,店主是林锡洋,他从2017年就开始为本地洪南社区的困难群众每月免费提供3次午餐,之后范围扩大到4个社区,一做就是6年。而受惠的老人中,就有曾经帮助过林锡洋的人。林锡洋说:“他们都很照顾我。我一直到10岁左右还在吃‘百家饭’。如今我已经38岁,心里仍记着这份恩情。”
小时候受到别人的帮助,长大后当自己力所能及时便主动去帮助别人,这个“施恩—感恩—报恩—施恩”的“爱心循环”,充分诠释了爱心的力量,也又一次鼓励人们踊跃地献出爱心。
就像亚当·斯密所说:“别的动物,一旦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够独立,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援助,但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能够离开群体生活,而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社会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不要低估一个看似微小的帮助的意义。饥饿中的一碗饭、雨天里的一把伞,它对于受助者就是雪中送炭,或给受助者带来巨大的能量,让他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也收获好好活下去的动力。这让人想起韩信与漂母的故事。一代名将韩信当年还是布衣时十分贫困,没钱吃饭,经常去亭长家“蹭饭”,亭长的妻子很不高兴,故意在韩信来之前就把饭给吃完了。一位好心的漂母看韩信可怜,就将自己的饭分给他,一连这样几十天。就是这普通的饭菜,让困难时期的韩信坚持下去,并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被封为淮阴侯。他回到当地送了漂母千金,当漂母去世后,韩信命令万名士兵用战袍捧土垒墓,如今漂母墓、漂母祠仍受到后人瞻仰。
付出爱心,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它也会让受助者由己及人,将报恩视为新的施恩开始,从而构成了“爱心循环”。“报恩—施恩”形同“互惠性心理”,而大量心理学实验均证明了,“互惠性心理”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譬如1971年进行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测试对象对一幅画作进行评价,在赏画的过程中,每个测试对象都会单独与一个陌生人待在一起。这个陌生人是实验的“变量”,在每一次实验中,他都会离开一小会儿给自己拿杯饮料,他会顺便帮一些实验对象带杯饮料,有些则没有。实验后发现,那些得到饮料的人,更乐意在实验结束后答应他人的求助请求。换句话说,得到过别人的恩惠,人们往往会更乐意去帮助别人。
回到开篇的新闻中,年幼的林锡洋吃“百家饭”长大,他受到村人爱心的滋养,爱心的种子也在他的内心中生根发芽,长大成人后,他成为当地的志愿者,让这份爱延续下去。在一次与洪南社区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时,看到老人窘迫的生活情况,他心里很难受,想到自己可以帮助老人做点事了,他立即就行动起来,决定为社区的困难户提供免费午餐,让自己的爱心可以更直接地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经由本报的报道宣传,这样的凡人善举被更多人看到,也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爱心的传递循环中来。
可以说,“爱心循环”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期盼更多人能够力所能及地献出爱心,让爱形成更大的循环,从而惠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