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俗语在菜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同一种鱼的地方名千差万别,甚至令人产生“叫错了”的感觉。在泉州市区的菜市场海鲜区,经常听到有顾客询问摊主:“塔西鱼怎么卖?”如今听来已见怪不怪,但第一次听到时,我感到疑惑不解:在晋江市南部的海边,这种鱼不是叫“皇帝鱼”吗?
小时候,我经常一边吃着“皇帝鱼”,一边听卖鱼的母亲、讨海的外公讲起它的故事,只不过,两人讲的版本并不相同。母亲讲述的故事神奇有趣:乾隆帝下江南时到海边用餐,厨师挑选一条硕大的鱼对半切开,没想到有半边鱼竟跳到海中游弋。乾隆帝只好品尝另一半鱼,觉得味道鲜美,赞不绝口,皇帝鱼的名称就叫开了。外公讲述的故事豪气干云:郑成功在闽南沿海练兵时,吃掉这鱼的一面后,将剩下的半条鱼倒入海中,并许下心愿:若能收复台湾、光复大明,鱼必定能活起来,并恢复原状。没想到没被吃掉的一半的鱼进入海水之中,竟然快活地游起来,只是被吃掉的肉再没长出来。郑成功知道心愿只能达成一半,唯有长叹一声。郑成功驱逐外夷后,老百姓就把他放掉的鱼叫成皇帝鱼。
皇帝鱼最明显的特征是身子侧扁,一面肉多,一面肉少。闽南童谣《海鱼歌——塔西鱼》中就唱道:“塔西宿在土面顶,笑得嘴仔歪一爿。父母生它无路用,龙王宫里算半丁。”皇帝鱼的学名叫舌鳎,想想也很形象,它身体扁平,不就像一条长长的舌头吗?绕口令《喇嘛与哑巴》中“打东边来了一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的鳎目,就是舌鳎鱼。在闽南,有“芒种夏至,鳎鱼生刺”和“六月鳎,抵只鸭”的说法,意思是说仲夏前后的鳎鱼最为肥美、滋补。
我的母亲擅长做豆豉蒸皇帝鱼:将鱼切段后摆在瓷盘上,撒上豆豉干、姜丝,放入几粒盐,加点酱油,水烧开后小火蒸10分钟出锅,浇上一匙滚烫的热油,一道非常下饭的蒸鱼就完成了。
美食大师蔡澜曾说:“每到一地,必要逛一下当地的菜市场,那是城市里最市井、最真实的地方。”我也喜欢逛菜市场,在寻找新鲜食材的过程中,去感受生活的烟火气息,触摸心中的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