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芳蓉)9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在晋江围头湾发现了一只脚戴浅绿色H0旗标的勺嘴鹬。让人惊喜的是,这只勺嘴鹬是2017年自然孵化的俄罗斯环志勺嘴鹬,此次是其自2017年在俄罗斯出生环志以后首次被重新记录到。
据了解,鸟类环志是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把环戴在鸟的跗跖部(脚环)。鸟环一般由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和鸟环类型、编号等。环志的旗标编码是唯一的,也有颜色的区分,所以只要观鸟者能读出编码,再加上颜色的辨别,不仅可以识别出该鸟被环志于哪个地区,还可以知道这只鸟是如何孵化的,甚至是哪只特定个体。
一般自然出生的幼鸟,其旗标编码是数字和字母结合,并且绿旗绑在右腿,成鸟则是纯数字编码并且绿旗绑在左腿。而H0即是该只勺嘴鹬的个体编号。
“我们了解到,这只勺嘴鹬在2017年环志后,整个迁徙路线上就没有人再见过它,哪怕俄罗斯繁殖地也没有再记录过。”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说道,俄罗斯科学家对此十分感兴趣,近日还通过我国的勺嘴鹬专家与他们沟通交流关于这只勺嘴鹬的细节。“这个发现对于勺嘴鹬的研究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吴轲朝说道。
勺嘴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目前全球仅存600多只,此前也多次在泉州被记录到。其为小型涉禽,体长14厘米-16厘米。嘴黑色,嘴基平扁,先端扩大呈铲形,据此特征在野外很容易就能与其他鹬类区别开来。其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岛,也只在此地繁殖。越冬于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地区,泉州围头湾是其越冬迁徙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