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央网信办表示,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专项行动将指导网站平台运用经济手段,对违法违规营利的“自媒体”进行严厉打击。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自媒体拓宽了受众的信息渠道,丰富了受众的信息内容,受到广大互联网用户的欢迎。这些年来,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群越来越多,相关数据表示,我国的自媒体从业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职业、新的谋生手段,帮助很多人实现了自我价值。
但也应该看到,因为发声门槛的降低、审核机制的缺位、内容生产水平的良莠不齐、利益冲动的诱导,自媒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乱象。譬如有些自媒体账号使用相同或相似名称、标识等,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欺骗受众、颠倒是非;有些自媒体账号编造虚假事件、离奇故事,无中生有制造谣言;还有些自媒体搭蹭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社会热点事件等,断章取义歪曲解读、渲染悲情煽动对立,制造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干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害信息……
归根结底,自媒体的诸多乱象,为的是博取眼球、吸引关注、获取流量,继而将庞大的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可能是来自粉丝的打赏,可能是平台提供的流量奖励、广告曝光分成,可能是自媒体与相关品牌方的广告合作,也可能是自媒体账号趁势推出的付费咨询、直播带货……换句话说,怎样才能引流、才能赚钱,有些自媒体就怎么来,炒作、歪曲、造谣、传播有害信息、渲染悲情、制造撕裂与对立,无所不用其极,把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不少行径已经涉嫌严重的违法犯罪。
然而,对自媒体乱象的整治之风刮过一阵又一阵,乱象屡禁不绝、死灰复燃,一大原因在于,对自媒体的监管与整治离不开平台的深度介入和参与,但不少平台囿于一己私利,对自媒体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平台与自媒体本质上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只有自媒体为平台制造流量、吸引流量,才能提高平台的活跃度和经济效益。当平台一心向钱看、将社会责任放置一旁,自然就缺乏刀刃向内的果决与勇气,它们对违规的自媒体“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自媒体的违规成本很低,根本记不住教训。
可见,对自媒体乱象的整治,必须打中“利益”的七寸,让那些乱来的自媒体流量和金钱彻底两空。这正是此次“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的最大亮点所在,即,专项行动将指导网站平台运用经济手段,对违法违规营利的自媒体予以清空粉丝数量,暂停或关闭直播、用户打赏、知识付费、收益提现权限,下架商品链接,取消广告收益、流量分成等处罚措施。也就是说,以前可能是给违规的自媒体短期禁言,自媒体还是可以提现、解禁后还是可以直播;如今有可能直接清空粉丝数量,暂停甚至关闭提现权限,不仅是号可能没了、流量可能没了,连钱也有可能没了。
经济手段不只是用来约束自媒体,也用来约束平台。专项行动还将对管理不力、姑息纵容的网站平台,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罚款、暂停相关功能、关停下架等处罚。平台若是包庇、纵容自媒体违规违法,那么平台也将吃不了兜着走。
总之,用好经济手段,让敢于违规的自媒体和平台真切感受到流量和金钱损失带来的痛感,倒逼自媒体和平台自觉、自重、自律,将有效地整饬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无序状态,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