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健 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4月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达1.2亿
预防慢性肾脏病 留意预警信号
关注肾脏健康,建议普通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CFP 图)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18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现有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达1.2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今天,福建省疾控中心专家就来说说关于慢性肾脏病,您需要知晓的那些事儿。

慢性肾脏病已成“沉默的杀手”

很多普通民众对这一疾病的了解较少,慢性肾脏病因其“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之外,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当出现肾损伤标志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其中之一,且持续3个月及以上,即可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可能有泡沫尿、血尿、晨起眼睑水肿或体力不如同龄人等症状。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此时发生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等)和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高龄、感染等,同时,环境污染也是重要因素。

这些信号提示可能有肾脏疾病

由于认识不足,一旦早期肾脏病没有得到持续治疗与有效控制,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阶段,只能面临每周定期的透析或者换肾。

以下这些信号提示,您可能有肾脏疾病:

水肿:常出现于眼睑、双下肢及足踝。

高血压: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若血压升高,需警惕是否患有肾脏疾病。

少尿或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

多尿及夜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夜间睡眠时尿量大于750ml或大于白天的尿量为夜尿增多。

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潴留、尿痛、尿失禁等。

血尿:镜下血尿多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

腰痛: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腰痛伴发烧,肾区有叩痛,尿检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痛、隐痛或仅感腰酸。

其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需警惕慢性肾衰竭。

定期筛查尽早干预

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前提是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关键是定期进行相关筛查,规范治疗前端疾病。

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1.少吃盐、勿暴食、多喝水、不憋尿。2.适量运动,避免劳累,注意休息。3.预防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4.慎用各类可能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5.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进行相关筛查:慢性肾脏病虽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因此定期进行相关筛查至关重要。建议普通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当发生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在疾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应注意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至少每半年检测1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规范治疗: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可引起慢性肾脏病,若通过饮食、锻炼等方式仍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时,应采取或调整药物,使血糖和血压达到可接受范围。规范治疗前端疾病,才能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本报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李晓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深读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热线新闻
   08版:摄 影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金融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五味斋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
减少传染疾病发生
预防慢性肾脏病 留意预警信号
关爱孤独症儿童
重视早期干预
做好防护 远离禽流感
心脏越圆
患病风险可能越高
清明这样养生
方得人生“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