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来临,古城游迎来旺季。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的活态保护理念,泉州古城留住原住民,留存烟火气,以独特的历史风貌、文化魅力受到游客青睐,成为“城市漫游”的热门目的地,一批旨在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便利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项目正在有序规划建设。
对于古城,保护和开发该如何平衡,一直是个难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有个别城市,在经济利益冲动下,对古城进行大拆大建,大量历史建筑被破坏拆除,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或传统民居被破坏,让城市失去了灵魂,令人惋惜不已。而近段时间,半月谈杂志关于国内一些古镇“查重率”高达99%的报道,也引发舆论的广泛热议。很多古镇千篇一律,统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不管走到哪都有人卖丝巾和钥匙扣,就连“特色”小吃,一个锅里炒的无外乎臭豆腐、鱿鱼和铁板烧……这些都是对古城古镇“错误”开发的样本,脱离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发也就南辕北辙。
泉州提供了另一种古城保护样本。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遗余力。尤其是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泉州先后制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条例等法规,成功构建了“点”“线”“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当然,对古城的保护,也不能是教条主义式的保护——虽然留下了原来的房子,却把原来就在古城里生活的居民给迁出去了。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人不在里边住,所有的古城都是没有生命的”,对古城的保护,不仅仅要保护它们的物质层面,也要保护它们身上的“活态”价值。泉州古城仍存有6.41平方公里,当前还有很多人生活、工作其中, 泉州努力做好“原真性保护”,尽可能保护古城风貌,也要“活态化共享”,探索古城市民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的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背后,是能否留住古城居民的问题,这背后便牵涉到古城的民生问题。古城拥有它自己的空间肌理,这种物理空间在古代是适用的,但进入现代社会可能就是一种制约,比如道路太过狭窄,建筑过于密集,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水、用电、用网的需求,等等。因此,古城里的一些古民居、古大厝居住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历史名人故居也因年久失修而面目全非。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古城居民不断流失,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生活在古城。一旦古城里没有原居民,古城里的生活方式不断消失,那么活态传承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活态传承的前提是把古城的居民留住,让居民能够在地继承、延续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让古城真正“见人、见物、见生活”。而要留住古城居民,就得把民生议题做好。这也是泉州古城保护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不改变街区传统网格和建筑肌理的前提下,泉州不断改善古城居民生活环境,大力推行“微改造”。比如全面开展中山中路周边29条街巷修复,同时启动中山南路周边45条街巷整治提升工程,实施管线下地、雨污分流、路面装铺、景观绿化等。这既绘就了古城的民生新画卷,也极大提高了游客出游的舒适度,让古城游进一步升温。
有理由相信,随着一批旨在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便利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项目的有序规划建设,随着古城的功能短板不断补齐,古城将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将吸引更多人、留住更多人,从而“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