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清源·五味斋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5月2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烟支壳”
□曾剑青

那天搬家整理书籍时,不经意间,一摞用夹子夹着的酷似小人书的“画册”悄然落地,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小时候我们热衷收藏的“烟纸”(闽南语称“烟支壳”)。

20世纪70到80年代,人们生活并不宽裕,孩子们所拥有的玩具也不像现在千奇百怪,现代感科技感十足,除了学校发的课本之外,再也难找得到“一纸半字”了。“烟支壳”因其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形体鲜明、时代感强等特点,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烟支壳”上有文字,有山水,有桥梁,有花朵,有人物……一张小小的纸片可谓是“图文并茂”,它们兼具玩具与画册的功能,这难得的“宝物”,竟成了我们心中梦寐以求的“财富”。因为在当时孩子的眼中,所谓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就是由“烟支壳”数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烟支壳”见得最多的时候是有主人家娶新娘的时候,不管村里谁家办喜事,我们都乐意去帮忙,打扫地板、搬桌子、借东西……当然主人家不会要求我们要做这要做那的,其实我们心中更盼望的是每一宴桌席上的“烟支壳”。当主人将一盒盒香烟发给客人后,我们就会得到“奖赏”——那些精美的烟纸。在幼小的年纪里,我们明白了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收获满足、收获快乐、收获美好。

有个小伙伴的爷爷烟瘾挺大,每天抽一包烟是常事,家里人往往买整整一条,共二十包,为了尽早获得“烟支壳”,小伙伴常常趁爷爷不注意的时候,将他新买的香烟包倒出来,将烟支全部掏出,要了“壳”,一溜烟就跑了。偶尔被爷爷发现了,爷爷就紧追不放,边跑边喊:“臭小子,给我送回来,给我送回来!”从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到空旷的田野之上,爷孙俩演绎着一出又一出“警察抓小偷”“老爷子追顽童”的“乡村大戏”,最后爷爷没办法,只能自制一个木制小烟盒来装被掏出的烟支。一次,小伙伴家有客人到访,爷爷从木盒子里拿出烟支请客,客人问:“这香烟什么牌子的?”爷爷笑哈哈地大笑说:“孙子牌的。”

不管怎样,大家都各显神通弄来自己喜欢的“烟支壳”,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比谁的多,谁的漂亮,谁的上档次。在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我们就来个“斗蟾蜍”决胜负。

我们用“烟支壳”折出游戏战斗的双方。“蟾蜍”要怎么折呢?先折其头,几次斜折,斜折时要折得平正、对称,这样的“蟾蜍头”才会更挺直坚硬,战斗力才会更强。烟纸有着亮丽的色彩,这样折出来的“蟾蜍”有模有样。我们在桌面上划出一条线,战斗的双方各占据一边,用手扇风、用嘴吹气,双方“蟾蜍”后倒者为胜,由于我选的烟纸足够厚,像孔武有力的老虎一样,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那时的纸烟盒商标图案不像现在这么商业化,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暖暖的人情味。我印象最深的是“红梅”“芒果”“红山茶”“大前门”“友谊”“茶花”“大丰收”“黄金叶”等。或许是烟纸上那漂亮的图案吸引了我,那就是我儿时脑海中最初的“艺术”。有时我甚至觉得有的香烟名字背后讲述的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故事,比如“阿诗玛”“刘三姐”,那时也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样的香烟名和女子画像,总让我想起嫦娥。我觉得她们一定有着和嫦娥姐姐一样的仙气和美丽的神话传说。

而今,这些“烟支壳”让我一见如故,倍感亲切,重温曾经的童年生活,那个年代的往事历历在目难忘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都市·民生
   03版:清源·五味斋
   04版:综合新闻
考试那事儿
父亲的日记
诗意人间
“烟支壳”
老小孩的望远镜
每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