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评论·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公平,才是教育的起跑线
□周培尧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每每临近中小学招生季,家长的焦虑情绪就会集体升温,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实行37年后的今天,这种有增无减的焦虑情绪正是缘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其折射出的是国人对教育公平的深切期许。因此,从政策上杜绝“掐尖”式招生等暗箱操作,不仅能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亦可安抚社会不良情绪,其正面意义自不待言。

那么,如何保证招生政策上传下达真正落实到地,从而实现“阳光招生”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层层负责,使通知的要求不走样不变形地执行下去。当然,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公开,方便家长获取学校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招生要求等关键信息,缓解升学焦虑和攀比冲动,都是保障教育公平与良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教育就是各种社会热点的交织处,在教育领域也是哪里有焦虑哪里就有市场。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个人和商家通过煽动焦虑情绪、虚构身份、捏造事实等方式误导、欺骗家长和学生,牟取不法利益。诸如有博主发布“幼升小牛娃配置图”,分出所谓“普娃”“牛娃”“超牛娃”三个档次,甚至还有人通过不实招生信息吸引流量,抑或把教育焦虑当成带货工具,可谓不胜枚举。当教育异化成部分人眼中的一门生意,也就告诉大众,保障教育公平方可还教育领域一方净土。

当下,国人对于教育公平之所以如此敏感,正是因为各层次的教育选拔无所不在。揆诸现实,孩子们即使逃离了“掐尖”招生,进入小学和中学后明里暗里的分班考依然是避无可避。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拓宽人才成长渠道短时间还无法解决的现实语境下,家长们适时改变心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用积极、多元的视角评价孩子,对于稀释外界的焦虑氛围,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也能发挥关键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特别强调“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这种人性化的政策指向,赋予教育公平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生育意愿下降的今天,年轻人的生育行为更趋向情感需求,也更重视子女的养育质量,而教育公平导向社会的机会公平,若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就会抑制年轻人的生育行为。就此而言,保障教育公平也是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毋庸讳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从曾经的“没学上”走向“有学上”,从“不均衡”走向“基本均衡”,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显而易见,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教育公平上做到坚持政策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既是愿景更应是务实的行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这样的至理名言,放诸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说到底,也唯有让公平成为教育的起跑线,公平的理念才会成为人们心中坚定的信仰。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关注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社区
   06版:热线新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财富
   09版:经济·智汇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健 康
   13版:清源·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 事
   16版:看天下
公平,才是教育的起跑线
莫把权威当“消费品”
急需补上规则漏洞
将科学家精神化为实干动力
图片新闻
AI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