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桂生 通讯员刘志宏 文/图)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物种,耐盐耐淹、繁殖力极强。它的迅速扩散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去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互花米草除治,除治任务达6291亩,占全市总任务的33%。积极探索“精准根除、加强管护、修复生态”的台商区模式,提前51天完成除治任务,有效防范了互花米草扩散蔓延,生物多样性逐步得到恢复,切实维护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台商区对除治互花米草工作高度重视,制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与属地乡镇分工协作,协调解决攻坚行动重点、难点问题,层层督促任务落实,确保除治任务按时完成。将互花米草除治资金约1200万元列入区财政预算,同时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获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13万元,为除治攻坚行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台商区全面摸清互花米草分布位置、面积、所属功能区等信息,科学制定每个斑块的除治方法、时限及生态修复思路,紧盯时限,抢抓进度。坚持环境保护优先,采用物理除治方式,探索出以除草船为主、海挖机为辅、人工零星清理相结合的“台商区模式”——使用除草船反复翻耕、海挖机辅助深埋成片分布的互花米草斑块,再通过人工刈割、深翻、踩埋机械无法到达的零星分布斑块,彻底破坏互花米草根系,降低新萌生率,力求最佳除治效果。
台商区还建立“智慧+人工”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综合运用遥感影像、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地面巡护等措施,开展互花米草动态监测,适时掌握互花米草除治任务进度和成效,及时发现除治残留和新入侵扩散的增量动态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除治。同时建立区、镇、村三级网格,将9687亩滩涂全部纳入网格管护范围,及时清除遗留根茎复萌和新入侵的植株。还对互花米草除治区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种植红树林、芦苇等本土植物,发展特色滩涂养殖,逐步恢复本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