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散是一种中成药,在永春当地家喻户晓,其主要成分有党参、肉桂、莲子、淮山、白术等,具有养脾健胃、消积止呕、去湿利尿、开郁消食、增进纳食等功效。养脾散除了药用,作为与食材结合制作而成的美味菜肴猪肚养脾散,更是被当地人称为四季皆宜的开胃健脾地方特色菜。□本报记者 曾广太 文/图
脾主胃肝 故有“养脾胃”之说
据《永春县志》记载:永春李和元养脾散源自清雍正年间,泉州府永春达埔岩峰院前吾官林李氏十一世祖维铨,字文度,号广仁(1712—1797年),在1732年开设的和元堂药铺。维铨壮年习医,悬壶济世,研制丹膏、丸、散中成药方剂数十种之多。和元堂药铺是永春历史上最早开设的中药铺。传承至十四世凤鸣(1822一l883年),其性聪慧,悟性高,秉承祖业,潜心钻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而且对中药炮制也有很深的造诣。时值晚清,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温饱不济,就诊者患营养不良引起脾胃虚弱症状者居多,为了便于患者治疗和服用,他汇集祖上方剂之精髓及临床经验研制出养脾散、胃芩散、小儿消积散等方剂,受到世人称赞,名声远扬,就此和元堂药铺更名为李和元药铺。永春李和元养脾散精选天然药材配制,依古法炮制,性味芬芳醇和,品质纯正,有养脾健胃,开郁消食,增进食欲,温肾和肝,去湿利水,增强体质之功效,适合脾胃虚弱,水土不服,伤食伤酒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暖气吐酸,腹泻下痢等患者,以及面黄肌瘦之人群。
养脾散随着永春人下南洋传到了东南亚。初到东南亚的人容易水土不服,脾胃更是特别容易受热受损。永春养脾散由党参、肉桂、砂仁、莲子、金线莲、丁香等几十种中药合理配制,性平和,对健脾补胃、水土不适等症有效。它还具有消积止呕、去湿利尿、增进食欲等功效,对四肢水肿、黄疸病等症也都有疗效。对小儿积滞内停而面黄肌瘦者有疗效。
“脾与心不同,心的健康与否是先天决定的,而脾需后天培养。脾还主胃和肝,所以我们民间有‘养脾胃’之说,脾好,胃肝都很受用。”养脾散第九代传人李华林说。
国家级营养师傅仰裕表示,永春养脾散是一款膳食补充剂,主要用于脾胃虚弱的症状调理。首先,改善脾胃虚弱。养脾散改善脾胃虚弱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其中的主要成分有肉桂、白术、党参、砂仁、神曲、金橘。养脾散对脾胃虚弱的症状有比较好的功效。
其次,调理食欲不振。养脾散对食欲不振的调理效果也比较突出,有很多人都会出现胃口不好的状况,也有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大人和小孩子都可以吃,但是不建议给婴幼儿使用,因为婴幼儿的免疫力比较低,肠道功能比较弱,可能并不符合使用的相关硬性条件和要求。
注意用量 小孩每次食用2—3克
养脾散的吃法有很多种,但在李华林看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才能让养脾散发挥最大的食疗功效。他说,外出的人,只能用开水冲服;而在家,可以在吃早饭前,用冷开水将养脾散浸湿,如果加点猪油会比较润肠,还可以再加点糖,然后用煮沸的米汤冲一下;有人喜欢在养脾散里打个鸡蛋,加糖,再用沸米汤冲服,这样既好吃又有效。当然更多人习惯用养脾散来炖猪肚,将整个猪肚洗干净,往里面塞进些许养脾散,用线缝好,熬炖,这样煮出来,药效被吸收到猪肚里,好吃又好吸收。也有人在骨头汤、小肠汤里加养脾散吃,或者炒猪肺加养脾散,效果都不错。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坐月子的女子吃些养脾散,对母子的脾胃都有好的帮助;常喝啤酒的人,吃些养脾散也能保护脾胃。
养脾散猪肚汤是养脾健胃的一道家常菜。首先要把猪肚洗干净,这可是一项技术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菜肴的味道。然后把鸡蛋打匀,加入适当的水和调料进行调味并均匀打散。接着把洗好的猪肚开口一边先用针线缝起来,在另一个开口处,小心翼翼地慢慢倒入鸡蛋汁,不要溢出,再用绳子或牙签将口子封起来。同时,烧一锅水,待水开后,便可把处理好的猪肚放进去煮,直到蛋汁将猪肚撑得鼓起来,就可以把散发着淡淡蛋香的猪肚捞出锅了。放凉后,用刀把猪肚切开然后切块,此时,可以看到蛋汁紧紧地贴在猪肚内壁上。最后,在开水中加入适量的养脾散,将猪肚块倒入,用小火继续炖,直到汤汁味道与猪肚融合就可以了。“火候的把握很关键,既要让养脾散渗入到汤里,又要保持肉质的嚼劲。”李华林说。
李华林提醒,养脾散比较温和,但是大家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来使用,一般可以每次使用5克到6克,小孩子的每次用量是2克到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