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名片
周智琛,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理学硕士,曾任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云南都市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深圳晚报社总经理兼首席创意官,现任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创意总经理。获评“中国媒体融合十大领军人物”“中国最活跃新媒体人”,在业界被称为“传媒魔法师”。
说到吃和评论“怎么吃”,与许多人相比,我大概是最没资格而又一往情深的。
泉州人自古亲敬鬼神、看重礼数,平常如此,节日前后更是这样。旦逢祭祀、仪典,家家户户蒸糕做粿、抓鱼磨豆,煮、焖、烤、熏、蒸,样样不落,人人不闲。
小时候我家特别困窘,平常缺衣少食,但到了佛生日或者是过年,鸡鸭鱼肉依然是我的期待。那时候,母亲在温热灶台边忙碌,父亲反复给锅灶添加柴火,我和哥哥、妹妹则跑东跑西,只为着一顿难得的饭菜。即使食材很简单,但正如苏东坡所说:“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大学毕业后,我离开家乡泉州,先后在广州、东莞、昆明、深圳、北京工作。这些城市,都有着非常厚重的美食底蕴,从吃的角度,并不遗憾——南粤大地的饕餮盛宴,西南沃土的山湖珍馐,京城帝都的胡同小食……人间至味,令人心醉。只是与故乡温暖的幸福感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大概因为这种特别的心绪,给家乡拍摄制作美食城市影片《爱吃才会赢》时,我选择自己来配音讲述,整个解说念下来,声音带了点“地瓜腔”,有些地方还加了点“葱头油”。结果呢,片子火了,对于我的讲述,很多朋友感慨:你这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口音的普通话,不标准得恰到好处啊。
为什么这样讲泉州美食,会得到如此强烈的共鸣呢?我想,“爱吃才会赢”这个题目,除了和“好好吃”有关,更与“好好吃饭”相关。“好好吃”是物欲层面上的、热烈的、丰富多彩的,“好好吃饭”是精神层面上的、深情的、用心满满的。“爱吃”,其实就是喜爱美食、热爱生活;“爱吃才会赢”,说的是一种城市精神。
包山包海的烧肉粽,折射的是大度兼容的城市性格;耐心久熬的面线糊,说的是坚持不懈的古城气象;爽口清甜的四果汤,呈现的是温柔清雅的集体人格;海蛎煎,背后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智慧;牛肉羹,表现的是对多元文化、不同宗教的尊重与包容;石花膏的演进,看得出是日新求进的结果。
所以,当泉州美食浮现眼前时,就会传递内心的安宁和胃口的满足。这就是泉州美食的大本事,它最闽南,和泉州的城市精神,有着一种近乎血亲的天伦关系。
《爱吃才会赢》讲的主要是泉州小吃,其实泉州美食背后是一个深沉的文化谱系、丰富的餐饮体系和庞大的产业根系,经过人文化、场景化、城市化、现代化、产业化等方式的糅合,使得这座千年古城在这几年里翻红、爆红,这有其必然性、故事性和传奇性。它跟淄博烧烤的红不一样,跟丽江的火也不同,有独属于泉州的底蕴和力量。从这一点说,美食的力量能否持续,要看城市文明的力量是否足够广大。时下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日新月异、变化莫测,包括美食文化、家宴文化、家庭文化、家国文化在内的种种,都随着新浪潮的到来,渐渐有了崭新的模样和不一样的光景。
泉州是个好地方,是一座仍可以被亲切地称作“家园”的城市。作为历史上商业繁荣的城市,希望它不被现代商业的繁荣所吞噬。泉州要守得住,泉州人要看得远,把刻在骨血里的对传统、对经典、对文化的执着守住,以此抵挡一波又一波同质化的文旅和商业的所谓发展。
“每次想起我的故乡泉州,心里充满天长地久的感觉。”余光中先生的这句话,形容我的心情最为贴切。
祈愿泉州这座“光明之城”在历史长河中,在世界的地图上继续大放光明。也欢迎五湖四海的人来我的家乡,来了泉州就是咱厝人,尝尝厝边的味道,看看古城的风景,听听千年的潮声——这和“作为一个人一生必去的一座城”的风景相与,实在太搭。
潮人征集令
潮人,既是引领一种潮流的人,又是一种文化的缔造者。他们够个性,做自己。
世遗之城泉州,每天都发生着新鲜的改变。我们常常会与各式潮人不期而遇,他们或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或是在这里扎根的新泉州人,抑或是从这里走出去开辟新天地的泉州籍人士。不论传承、创新或颠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专注与坚持,并成为这座城市各具特色的注脚,赋予古城更充沛的活力与自信。
“潮人小传”专栏诚邀您分享潮人生活,演绎别样精彩。
征集热线:0595-22500093
投稿邮箱:qingyuan@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