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文》中,“端,直也”,五月也是“午月”,因此便有了端午之称。它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即粽子,因此也有把端午称为“粽子节”,可谓贴切直白。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正气凛然的屈原悲壮又不乏诗意地离去,更是给“端午”延续了千年的怀念与追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端午这天,各地的习俗也是不尽相同,像吃粽子、赛龙舟、悬钟馗像、品“五毒饼”、喝雄黄酒、插蒲艾草、祭五瘟使等各有来历,民俗气息独特。
在泉州,端午节也有很多祈福消灾习俗。如门楣插“五瑞”,即五种植物,小孩胸佩香袋、泡雄黄酒、炒午时盐等。最诙谐有趣的当数“嗦啰嗹”,也就是采莲。这是以古越文化装扮以抬游龙头,祭龙王唱念的形式来祝愿“风息涛平”祈望航行海贸繁盛的民俗活动。队伍中有铺兵、锣鼓阵、花童或男扮女装的提花婆,一扮相邋遢不堪、手举长杆幡旗的“醉汉”充当前导,四人抬着一具木雕龙头压阵,一路踏舞唱着“龙王出世除灾难啊……”一路为沿途的民众入室舞旗拂扫。而路旁的店家或民众多争先恐后放鞭炮,祈请采莲队入内“采莲”,场面其乐融融。
端午民俗与龙有关的还有传统竞技活动“划龙船”。江面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深沪扒龙舟、石狮蚶江送王船、泉港龙舟竞渡……这些浸润着海洋文化的龙船竞技活动据说最早是由古越族为了抵御蛇虫、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尊强大的龙为祖先兼保护神,并披发文身,用划龙船的形式祭拜演变而来,远在屈原投江之前。可惜后来上下求索的屈原太出名了,出于对他的怀念和尊崇,古越族的习俗是保留下来了,但多被换了故事主角。
端午不只是个热闹的传统祈福节日,还是个吃货节。除了粽子,还有面扇子、艾馍馍、菜打糕、煎堆、菖蒲酒、油糕、麻花、糖枣糯米饭、雄黄酒、薄饼等美食,但其中流传最广最主打的还是各式粽子。
五月临近科考,于是从晋代开始,粽子也由最初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食物逐渐发展成了吉祥物。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都要吃家人给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算是讨个好彩头。现今也是流传开了,尤其是对于高考的学子而言,这更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仲夏裹粽意,端午祈岁康。端午,不只有着“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动人精致,更有“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满满仪式感。浸润在美好祝福和浓浓诗意的多彩端午,就这样用浪漫和温柔的方式,引领着我们接受并消释自然的灾祸,直至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