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哗哗”的海浪声,那是大海的乡音;听,“唧唧”的机杼声,那是服装厂的乡音;听,口口地道的闽南语,那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乡音。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脑海中总有种种乡音回响。
赤脚走在沙滩上,细腻的柔沙从我脚趾间滑过。海风吹过我的发梢,我深吸一口,是海的咸味。或许是血脉里生来便要与这片海融合,黏腻的海风吹在脸颊竟毫不排斥。眺望远方,水天一色,那天上的一抹咸蛋黄,每每都要从这爬起。潮水拍打着海岸,一浪接一浪,白头的浪花犹如一簇簇雪白的梨花涌上海岸。把手伸入浪间,海沙穿指而过,海水溅在脸上满是咸腥的气味。海面上的渔船渐行渐远,阳光照耀下,渔夫黝黑的皮肤上挂着光亮的汗滴,双手一挥,撒网,那身姿帅气且洒脱。渔网撒开,如同从天而降的降落伞,消失在海面上。渔船随着海波上下起伏,摇摇晃晃,那渔夫的双脚却稳稳地立在甲板上,丝毫不见动摇。双手奋力一拉,如魔术表演般,渔网出现在海面。随后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活鱼以鲤鱼跃龙门的身姿跃出海面,瞧那渔夫脸上的笑容就知道收获不小。夜幕降临,渔船纷纷返港,海上恢复平静,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海浪声。
每每回外婆家,外公总会拿出他的“招牌菜”浅露一手。他最擅长的酱油水煮鱼除去了腥味多了分咸香。饭桌上传来外公低沉的嗓音:“吃鱼可别翻面,那暗喻翻船呢!不吉利。”他是海的儿子,一辈子都生活在沿海的渔村,操着地道的闽南口音诉说着各种海的风俗。他喜欢领我上海鲜市场,我便换上雨靴,踏着乡间的泥泞,牵上外公粗糙又满是海盐味的手。市场上处处是吆喝声,面对外地一游客,鱼贩们说着不标准却不失热情的普通话,并不区别对待。卖的,永远是本港最鲜最肥的好鱼。热情似火地吆喝着:“呐,这几条都是今天刚上岸的……”他们脸上的笑容让人抵挡不住,不买两条都不好意思。装鱼时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如何烹煮,还会顺手给你带上两条小鱼小虾,不用钱,是送的。他们的双手是咸腥的,笑容却是酣甜的。
海风吹遍狮城,闽南语传遍狮城。各种声音融汇交织,这是中国南方城市独特的声响,那声音融入我的血脉,令我难以忘怀。无论我走到哪里,乡音的魅力永远伴随着我。
(作者系石狮市实验中学初一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