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清源·五味斋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4月1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闭门即是深山
□王太生

明代《小窗幽记》里有句话说得颇有意味:“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春日可闭门闲读,四周一尘不染,照古人的说法,似在进入深山。此时,空气澄明,鸟鸣清脆,天地俱静,无人打扰。

一个人的春山,有烟岚雾霭气,还有许多植物。那些植物,长在诗经里,挂在唐诗宋词中,攀爬在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深山里的植物,我大多不认识。在皖南山中,有一种叫覆盆子的植物,若不是伸手去触碰那一圈用茅草做的鸟窝,手被藤刺划破,还不知道草丛里有这样的植物。覆盆子的果子真红,红得鲜艳,在浓绿丛中显得好看。

闭门闲读就是逍遥在一个人的山水,其间,有江山万里。

读宋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色调中,有湖上的渔船,结队进山的村民,山下缓缓行走的马队,苍松掩映的瀑布……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巉岩断崖,却是北方风景;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

山中有高士。我在云深不知处的一棵如盖大树下和一块大石头上,与他们邂逅。

一位是唐庚。他的《醉眠》诗吟:“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老唐感慨,山中寂静好像太古一般;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过一天就好像度过了一年。暮春依然还有些花朵开放,使我还可以在醉酒时赏花;鸟儿婉转的啼鸣,并不妨碍我安眠。尝尽了人世滋味后,我掩上了门扉,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他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一拍脑袋,却又忘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

静心读书,为何说是如入深山?我在诗中找到答案。

春末夏初的日子,诗人在山林环抱的居所中独酌,空山幽静,不闻人声,宛如置身于冥寞的太古时代;时间仿佛静止、凝固了,不再流动。这里的一切,让人恍惚有隔世之感。既无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无名利的追逐和与日俱生的忧患,一切都显得悠然怡然———这些,都是在读书时,头脑和内心所产生的奇妙幻觉,看得见青山,听得到鸟鸣,人在其间,喜忧皆忘,身心轻盈,神态怡然。

一位是罗大经。他在《山静日长》里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老罗把家安在深山中,春末夏初季节,苍翠的苔藓生满台阶,落下的花瓣铺满小路,没有人来敲门打扰,唯有松树的影子斑驳不齐,地面和空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中午刚刚睡足,便打点山泉水,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兴之所至,读《周易》《国风》,或者陶渊明、杜甫的诗。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摩挲松树竹子,像摸小鹿一样,躺在茂盛的草地里休息。

雨天闭读,气候不冷也不热,不像冬天那样缩手缩脚,可坐读、卧读、窗口读、檐下读,是那种所谓的情景式阅读。

夜晚的闲读,也是一个人闭门,远离尘器,移步深山。

深山多幽谷,让人心静。此时,看看写写,随手翻书,信笔涂鸦,是怡情,亦是享受,一如坐在农家山坞品新茶。

当然,春日闲读,如沿着一条溪流反向入山,越往春山深处走,越能够发现山里有众多寻常、无名、被掩埋的景致。此时,闲读的快乐,是翻开尘封的历史尘烟,让人感慨、叹喟、怀想、拍案和惊奇。人在山中,奇石清溪,廊桥修竹,风俗人情召唤你,而当走近它时,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存在的人和事,都已走远,只定格为面前的一种痕迹,一抹印记,淡如一缕轻烟。

闲读之旅,是在入春山,看山、读山、品山,游山玩水。手捧一卷书,一脚跨进深山,山中有民宿和美食,以及一翼翘角风雨亭,让人心变不急不躁,澄明安静。

闭门就是遁入深山。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山中有青草的气息,天籁的声音,一片湖在微微呼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特刊
   03版:特刊
   04版:特刊
   05版:评论·观点
   06版:经济·资讯
   07版:经济·财富
   08版:经济·智汇
   09版:热线新闻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健 康
   13版:清源·五味斋
   14版:军事
   15版:要 闻
   16版:综合新闻
每日佳句
“封控”料理
还有半个春天
遇见黄老师
闭门即是深山
中年风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