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6月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洛阳桥的乡愁
□陆小鹿

抵达泉州时已经黄昏。吃过晚饭,我们便开车去了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与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并列为古代四大名桥。去年,我曾于晚间时分去过潮州广济桥,灯光璀璨,人来人往,古老与时尚在韩江上交相辉映。我想,夜晚的洛阳桥大抵也是这般热闹吧?却不料,附近黑黢黢一片,既没有华丽的灯光,亦没有几个游人,只有微弱的月光和隐约的路灯,照着这座落寞而孤独的千年古桥,仿佛像被人类遗忘了。

心中不免有些落差,忍不住和同行的朋友抱怨。朋友倒挺释然,他说保持这样原汁原味的古朴不好吗?古桥在古不在灯。被他一点拨,心立时静了。既来之,则安之,同样一件事,转换个看待的角度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洛阳桥下,是一片浅浅的滩涂,停歇着一些小木舟,这里种植了很多牡蛎,牡蛎使桥基和桥墩石之间胶结牢固,也因此“牡蛎固桥”成为洛阳桥的一大特色。桥边,矗立着一具巨大的石像,是北宋名臣蔡襄的石像。洛阳桥,正是蔡公主政泉州时修建的,而牡蛎固桥即为蔡公的灵感。《宋史·蔡襄传》中记载:“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

在洛阳桥上漫步时,我想起余光中的诗歌《洛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余光中祖籍泉州永春,在诗里他回忆了儿时六岁那年,父亲和母亲牵着他的手一起走过洛阳桥。一别泉州几十年,当他于八十多岁的高龄重回故里,重新踏上洛阳桥,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这是余光中写下的第一首关于泉州的诗篇,近乡情怯的深情融于字里行间。

我们都知道余光中写过一篇著名的诗歌《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还有他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在《洛阳桥》里,我同样读出了他的乡愁。他思念儿时泉州的刺桐花、洛阳桥,思念携手同行的父亲、母亲,由思乡、思亲最后引申到思念祖国的拳拳情愫,乡愁是诗人对故土最挚爱的情感反映,乡愁也是余光中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标签。也因此,余光中被誉为了“乡愁诗人”,引起无数读者的心灵共鸣。

一张邮票、一座古桥,一瓢长江水……余光中的诗歌,用词浅白,内容写实,避开了很多诗歌中那种锤字炼句的刻意和晦涩,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反而赋予了诗歌厚重而深沉的内涵,以恬淡而纯净的美学风格直抵人心,浓缩在这些意象里面的是记忆深处也抹不去的绵绵思念。严羽曾在《沧浪诗话·诗辩》说过:“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意思是写诗需要别样的才能,和学问的多少没有关系;写诗需要别样的意趣,和抽象的说理没有关系。我想,这就是“妙手偶得”之诗歌的魅力吧,言有尽而意无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社区
   06版:经济·资讯
   07版:经济·财富
   08版:经济·智汇
   09版:热线新闻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健康
   13版:清源/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事
   16版:看天下
蔷薇忽然开
我的高考往事
每日佳句
洛阳桥的乡愁
故乡的炊烟
端阳粽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