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6月15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田 寮
□涂国芳

倘若乘车经过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县,在群山丛莽之下梯田园圃之间,偶有见一座孤零零的小建筑物闪现于眼帘中,破旧、孤寂,与周边景色有些不协调。年轻人会问,那是什么?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就会告诉他,那是田寮。

田寮是农民在田头角尾所搭盖的小型建筑物,曾是农民从事田间劳动时生活或歇息的临时住所。田寮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或更早的时期,那时如果农民的田地远离乡村居家,为了方便耕作便会在田间地头搭盖田寮。

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小时候,认识一个老山民,据说已经有三代人在一处田寮生活了百余年。

有一年冬天,他卖了一头耕牛,消息传出,两名土匪闻风而至,妄图持刀抢劫。幸好他早做准备,天刚黑就上了粗大的门闩,门后顶着千斤石臼、石磨、大石块。自己跑上二楼,守护在那里。两名蒙脸的土匪来了,挥舞着大刀叫唤:“识相点,把钱交出来!”“有本事上来拿!”老山民手持劈山刀,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回应着。“有本事你下来!”土匪站在楼下挑衅。“你上来,我这里还有金戒指,银手镯!”老山民故意诱怒他们,他已经听出口音,蒙脸土匪肯定是相互认识的邻乡人,思量他们不敢烧房子。双方对峙了一两个时辰,土匪见冲又冲不进,爬又爬不上,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田寮有多种样式,最好的是双层瓦房,三面舂土墙,上下层各有三间房。上层两间作卧室,各有一张竹床,一个竹架子;一间做储存间,放置换洗的衣服或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底层分别为储藏间,放置农具、肥料、稻草;牛棚和厨房。正中有大门,内有竹楼梯直通上层。上世纪50年代初,我父亲和二叔兄弟俩在离家五六公里分得10多亩农田,到了春耕农忙时节,兄弟俩天天早出晚归,格外劳累,于是盖了一座双层田寮。

有的田寮是一列平房,不住人,只是避雨、煮饭,或者放置农具;大部分的田寮极其简陋,像一座亭子,四根杉木柱子,顶部覆盖杉皮遮风避雨,只供休息或煮午饭,或者放置一些土粪或稻草。

有一年春天,父亲、二叔去犁田,要赶着一天犁完,偏偏姐姐生病了,不能去放牛割草,父亲叫我去帮忙。我轮换放着两头牛,忙到天黑还没有犁完,父亲决定当晚住在田寮,第二天再继续。

这是我生平唯一一次在田寮过夜。天黑得快,白天的陶罐饭太香,吃得太饱,放牛又太轻松,我在草地上玩得不亦乐乎,晚上很激动,难以入睡。

我和父亲睡在竹床上,不敢动弹,眼睛越睁越大。透过墙缝,看到月亮高悬夜空,星星一闪一闪,萤火虫拉着尾巴上的小灯笼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听到不远处山涧的泉水潺潺作响,附近的蟋蟀不知疲惫地叫唤,房外似乎有一条蛇在窸窸窣窣爬行,楼下耕牛在缓慢地反刍……忽然,一只猫头鹰发出几声啼叫,我害怕了,把身子往沉睡的父亲越靠越近,脑袋缩进被窝里,不知什么时候我也睡着了。

光阴荏苒,人群出入闹哄哄的田寮仅发挥住宿休憩、当储藏间、牛棚等作用。老山民去世不久,他家的田寮被拆掉开垦成良田。上世纪80年代,我家那座田寮完全倒塌,只剩下一圈地基,长满萋萋的茅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民声
   04版:教育
   05版:综合新闻
   06版:都市·民生
   07版:今日台商投资区·要闻
   08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综合·民生
   09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经济·资讯
   10版:今日台商投资区 文体·副刊
   11版:都市·社区
   12版:经济·财富
   13版:地方新闻
   14版:热线新闻
   15版:清源·刺桐红
   16版:综合新闻
油然而生的幸福
温陵览胜
不肯老去的父亲
乡村名片 湖坵村
侨批情缘
田 寮
每日佳句
泉州市乡村文化记忆
泉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