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时分,锣鼓喧天,我隔着乌泱泱的人群,只能勉强看到台上不停变换的花花绿绿……这是让我无比怀念的在自家小巷子里看戏的童年。
过去每每佳节,小巷内都会上演三天大戏。小孩子爱热闹,看一个个脸上花里胡哨的人,叽里呱啦地唱,我夹在一堆阿嬷的中间怡然自得。
一年下来,如此三四回,临近节日的前几日,我这种从不记“农历”的笨小孩,大抵也能看出一些要过节的分明来:奶奶又在日历上画红圈儿啦,巷子头的宫庙前铺了蒲团,挂了灯笼,夜晚忽然便亮堂而神秘了。
清早起床,巷子角落那盆三角梅旁,人们正在搭戏台。中午回家,红丝绒幕布静止在两侧,戏台中央的背景屏则挂着与戏曲有关的大图,两旁大院里也堆满了各种大箱子。有时,乐师们到了,门外开始“咚咚锵”。对我而言,这实在是难熬的一刻——演员们吊着胃口般只在大院里装扮,若这时去等戏,又要被大人骂“浪费时间”!不去等吧,谁知道好戏何时开场?拖延一两刻,包大人都没案子可判了!那时的我却是被“扣”在家里练琴。
一通“叮叮咚咚”,终于“解放”了,顺上板凳冲去戏台下。邻家小哥哥、小姐姐又能够坐到一块儿了。一向不怎么见到的卖妆糕人和冰糖葫芦的也来了!在戏台旁寿司店里吃饭的人,抑或是经过的行人也会驻足观看。
儿时的我,听不懂戏里唱些什么,两旁字幕认不清,只能顺着心一看。那时的我心里常想的是那些挂着长胡子的人,老想着上去捋一把,大官人腰间挂的腰带为何是个呼啦圈呀,还挂到肚脐下晃晃悠悠……长胡子的人在场上绕了几圈,红丝绒布拉上。
不多时,台上的贵妃又悲戚地唱起来了,我似乎瞥见最年长的小姐姐在轻轻和着拍子,我那时还未解心动,只是情不自禁地命令感官抓住这一切,记住这旋律,这唱词,好在长大之后品味一番……
看戏的时间从来不多,九点就要回家,和着未了的戏腔不能入眠……
手心握不住流年,曾几何时,隔壁废弃的旧厂房在轰隆声中面貌一新,只是粉色的霓虹灯和不成调的音乐,都朝着与戏台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
戏台不再,小巷中的一点乐趣也被湮灭在林立的高楼中无处寻。我却知那细柔的唱腔,流传至今的戏曲故事,早已浸润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也许会有人拾起?
后来也通过电视看过各种剧目片段,但都无法如“小巷”里的高甲戏一般,缠绵了我整个童年。
而今,传承文化的钟声再次敲响,我希冀着小巷戏台能再次搭起——我童年的戏韵,你若回来,我自待你花开……
(作者系泉州五中初二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