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近日通报一起丈夫意外去世,妻子欲完成胚胎移植生子遭拒的案件,法院判被告医院侵犯生育权,应继续履行医疗服务合同,进行胚胎移植医疗服务。(7月6日《顶端新闻》客户端)
贵州省某县的一对夫妻长期未生育,夫妻开始定期到昆明某医院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最终形成了冷冻胚胎8枚。而就在准备做冻胚移植手术期间,丈夫因车祸意外去世。丈夫去世了,试管婴儿生育合同到底还能不能履行?这是这起案件的焦点。
对于医院来说,他们拒绝履行合同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按照目前的有关“业内规定”,最终“试管婴儿生育手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这是受到了“伦理”和“法理”的约束。但是,“丈夫去世妻子欲完成试管婴儿遭拒”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丝毫问题。一方面,当初进入医院接受“生殖辅助治疗”是夫妻双方共同意愿;另一方面是,他们夫妻已经签署过“合同”,也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愿表达。
对此,法院审理认为:双方之间形成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合法、有效,责令医院继续履行合同约定。可以说,这起案件的判决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其实,这牵涉到“生育权问题”。放宽女性生育权,需要多些时代眼光审视。近年来就不断出现 “单身女性可以生育”“支持单身妈妈”的呼吁,让女性自己选择以何种方式做妈妈,这需要法理、伦理认知的不断更新。欣喜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法理、伦理、情理也在不断交汇融合,“女性生育权”内容在陆续扩容,例如“单身女性可以生育”开始逐步落实。
“买平板电脑分班”
别总是退款了之
□何 勇
云南普洱市的张先生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思茅区第四中学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划分智慧班和传统班,智慧班的学生需要花5800元购买平板电脑。经当地政府核查,群众反映情况属实。普洱市有关部门已责令该校立即停止违规收费行为,退还全部违规收费。(7月5日《上游新闻》)
思茅区第四中学“买平板电脑分班”,俨然是顶风作案。实际上,近年来,“买平板电脑分班”事件可谓是频频发生。2020年,浙江嘉兴部分中学以“智慧课堂”“教育信息化”之名,向家长推荐购买指定品牌的平板电脑,费用达6500元,并以购买平板与否划分“实验班”和“普通班”,被《焦点访谈》曝光,并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当作典型案例通报。
从法律角度说,学校以“买平板电脑分班”方式变相逼迫家长购买价贵质劣的平板电脑,都属于违规操作,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违反了教育部发布的多项规定。然而,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平板电脑,也通报过学校“买平板电脑分班”的违规做法。但“买平板电脑分班”的违规操作却屡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学校操作“买平板电脑分班”把戏的违规成本太低,各地处理学校“买平板电脑分班”事件的方式基本一致,就是退款了之,不但对学校起不到震慑作用,反而在客观上纵容学校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
可见,遏制、终结“买平板电脑分班”现象,在治标之策上,必须提高违规成本,要彻底查清楚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并依法按规对相关决策者进行追责问责,不能总是退款了之。从治本之策角度说,在智能化时代,建设智慧课堂是大势所趋,这要求各地加快建立财政买单机制,由政府财政出资统一购买平板电脑,免费提供给中小学生使用。
门票降免 消费升级
良好体验感才是根本
□张全林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制定实施旅游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票打折等补助政策。随着暑假来临,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实行门票全免或打折,竞相发力“暑期档”。
门票降免乃多赢之举。有研究显示,门票价格每下降1%,游客量就会实现3%~5%的增长。门票后面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形成旅游产业链,这笔大账更值得算。
门票降免的意义不仅是惠民,更重要的是促进转型。如杭州西湖、三峡大坝景区,门票免掉以来,拉长产业链,变观光为休闲,打造新业态和新产品,满足游客新的消费需求,已探索出了多元创收的路子。河南云台山则以攀岩、夜游、汉服节、音乐节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免了门票照样增加收入。
有关数据显示,旅游业的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告别“门票经济”,推动旅游业加快向产业经济、大众旅游、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会更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当然,仅有门票降免,还不足以育强景区,提升域内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良好体验感,才是吸引游客向往、增加景区收入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