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
当我们离开家乡,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时,乡愁就在我们的心中生根花芽。那儿的山,那儿的水,那儿的空气,那儿的风土人情,从生命的一开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
故乡五峰岩相传的神奇故事,总是萦绕在心中。
五峰岩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和林村石城寨下。少年时期,放学后我经常到后山玩耍,雕梁画栋的五峰岩,前埕后厝,坐东朝西,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别具一格的建筑,在还是孩童的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闽南,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供奉于五峰岩殿内的林萧元帅,是和林村一带的守护神。记得孩童时期每年大年初一,父母和乡亲们都会前往祈福,祈愿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如意。
在宋代,五峰岩就已建成。明朝嘉靖年间,永春县令柴镳大毁永春县境内的庙宇,智慧的岵山乡民在五峰岩挂上“五峰社学”的牌匾,掩人耳目,避过劫难,经历代修缮保存至今。2003年,经过重新装修后的五峰岩主殿和护厝内外焕然一新,幽美清静,引人入胜。
五峰岩供奉有清水祖师、魁星公、林萧元帅等。岵山是清水祖师的出生地,清水祖师的信仰自然在这里十分普遍,魁星公则由永春的魁星岩引入,只有林萧元帅是五峰岩独有的。林萧元帅是林元帅和萧元帅的统称,在这里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岵山有一个地方叫汪厝,有三户人家姓汪,其中有家农户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俩十分欢喜,取名叫汪天成。可是小天成迟迟没有开口说话,看了许多郎中也不见效。有人劝他们,趁孩子还小,送人吧。但善良的夫妇没有抛弃他,尽心尽力地抚养。汪天成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心灵手巧,剪纸手艺无师自通,照着话本每天专门剪纸人、纸刀枪、纸马及纸弓箭,放在陶瓮中,乐此不疲。从小到大,他剪了非常多纸人。十八岁生日那天,他突然会开口说话了,告诉母亲在天快亮时要煮饭给这些纸人吃,等到石鸡啼、石狗吠就要敲坏缸瓮,将这些纸人放出来。不巧这番话被邻居听到,邻居感到很奇怪,故意在天还没亮时假装鸡啼狗吠。汪天成的母亲听到,赶快拿起木棍,往陶瓮内搅拌,想把这些纸人赶出来。汪天成拿起弓箭,向京城方向射去,准备射死皇帝。由于时间提前,皇帝还未登殿坐位,结果没有射死皇帝,只射掉金銮殿一角。天亮时,皇帝上朝,看到金銮殿被射掉一角,就叫“占台官”来占卜,“占”出此箭是闽南岵山汪厝人射来的。于是皇帝派林元帅和萧元帅率兵前往讨伐。由于纸人被木棍搅拌后成了残兵,断了一手一脚,结果汪天成打了败仗,被捉拿杀害,造反就此平息。
皇帝怒气未消,下旨叫林萧元帅杀光造反地点的老百姓。林萧元帅觉得造反之事与其他百姓无关,就擅自决定只杀掉汪厝三户姓汪的人家,没有杀害其他乡民。由于没有按圣旨办事,他们不敢回京城见皇帝,便在岵山定居下来。
林萧元帅去世后,当地的岵山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不杀无辜的恩情,就将他们塑造成佛像,奉祀于五峰岩。五峰岩对林萧元帅的尊奉,也正体现了石牌坊上所刻的“有恩图报”的深意。
如今在岵山,“迎龙灯”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岁时节令的“巡境”民俗活动,仍在生生不息地延续着。五峰岩,既是“巡境”的起点,又是终点。每一次的“巡境”都能把附近的村民聚集在一起,让那些漂泊在乡村之外的年轻人又聚合在一起。
乡愁是具体的,更是鲜活灵动的,不仅包括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街、古树、古厝、古庙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与之相伴相生的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峰岩的存在,已不仅仅是乡民的祭祀祈福之地,也是闽南地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在外游子思乡寄托的一个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