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柳北高速广西贵港段,一辆商务车发生事故后车门锁死,3人被困车内,过路司机救出2人,1人不幸遇难。然而,现场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拍摄视频并喊人救援的司机,以及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其他司机都不同程度地被网暴。有网友表示,拍摄视频者是动口不动手,还有网友质疑司机们的救援方式,“最后为什么不砸侧窗玻璃?最后一名司机都进去车内了,为什么不将人拉出来?”
危急之中,过路司机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手,最终却落得个被网暴的下场,难免让人愤愤不平。但面对质疑,当事人还是耐心进行了解释:没有砸窗是因为担心后排有人,拍视频是为了记录现场,“动口不动手”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救助能力有限,需要找人协助。当我们在为救人司机鸣不平之余,也不禁深思,在网络世界中,当旁观者屡屡用道德放大镜去解析每一次善行义举时,也就无形中提高了见义勇为、仗义出手的成本。
这一事件也让“做好人的成本太高”这一话题重新有了热度。多年前《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社会调查,有77.9%的受访者痛感在当下社会做好人成本高,问及原因,其中有62.4%的人认为“得不到鼓励还要付出代价,心理不平衡”。显而易见,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导致好人难做这一社会困境的重要成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肆意滋长的网络暴力也在加大着社会的信任成本。
细数近年来的多起网暴事件,从2020年的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近期的“95后”女生因染发被网暴,再到一女子晒订婚照被谣传为某会所技师,莫不是如此。网络上断章取义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解读,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严重困扰,也使网络生态变得乌烟瘴气,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消耗着整个社会的信任感。
当网暴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时,仅限于道德批判或者舆论谴责显然无济于事。这些备受关注的个案也一再提醒我们,惩治网络暴力不仅需要全社会提高共识,更需法律及时出手。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的宣判就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当事人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追究网暴者的法律责任,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对那些抱着“网络是法外之地”错误认知的网暴者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该案件能入选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的原因所在。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28.5小时。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上网人群,要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做到人人自律显然有些不现实,毕竟,只要情感的天平稍一倾斜,情绪就会战胜理性,为网暴留下泛滥的空间。要如何为网络世界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防火墙,不让“按键伤人”者无所顾忌,不仅考验着平台与相关监管部门,对身处网络世界的你我而言,也是一道现实的人性考题。
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不是网暴者为所欲为的理由,道德和法治才是畅所欲言的前提。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专项法律的现实语境下,面对网暴违法成本低,受害者维权成本高、维权时间长的矛盾,要让网络世界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除了加强平台责任外,还需每个人都勇敢地向网络暴力说“不”,从而形成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共治共享的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