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具有识别和消灭细菌病毒、处理衰老死亡细胞、识别处理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能力。当免疫力保持正常状态,便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侵犯,若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尤其是不好的饮食习惯,便容易削弱人体免疫力,不仅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也容易给身体“招来”病毒、细菌、真菌等外来物,进而诱发一些疾病的产生。
那么,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免疫力造成破坏影响呢?营养专家分析,首先,过量饮酒。身体在长期摄入大量酒精后,会导致体内某些抗病毒物质的含量下降,一些易引起发炎的物质含量随之上升,受之影响,人体的免疫力随之下降、受损,身体的抗病能力也会削弱。其次,吃得太咸。这也会对身体免疫力带来一定“冲击”,因为当盐摄入过多,人体内的钠元素含量就会不断升高,一旦肾脏分泌过多的钠,就会无形中降低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不仅如此,当身体摄入过多盐分时,身体想要将之排出,就需要调整与水盐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抑制醛固酮的合成,降低盐皮质激素的水平。如此一来,容易扰乱身体的代谢节奏,从而抑制全身的免疫功能运行,降低免疫系统的抗菌能力。因此,想要保护身体免疫力,建议将每天的钠摄入量控制在2300毫克以下。再者,过于迷恋甜食、甜饮料,或是养成嗜甜的习惯,也容易降低身体的抗菌能力、抗病毒能力。因为吃过多的糖,会降低身体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的功能,进而导致身体对抗有害微生物的能力下降。高糖饮食还会扰乱肠道菌群,而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与正常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再次,不均衡饮食。如只吃蔬果或只吃肉蛋,由此造成身体出现吸收的蛋白质过少或过多的情况,这都会对身体免疫力带来伤害,尤其是当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时,身体的抗感染能力就会随着下降。日常若是只吃大量蔬果,而鱼、肉、蛋、奶、豆制品等食物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过少,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所存储的蛋白质会作为能量来源被消耗掉,而无法为身体免疫功能的运作提供养分。相反的,若是把鱼虾肉蛋当饭吃,也不利于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因为当身体摄入了大量蛋白质时,反而会使得肾脏的尿素水平上升,不利于免疫细胞发挥抗菌作用。除此之外,若是吃的动物性蛋白质较多,而植物性蛋白质摄入较少,身体也容易出现营养不平衡、抗氧化物存备不足,膳食纤维摄取不够等状况,无形中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带来损伤。此外,不吃主食。这会导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太少,也不利于身体免疫力的维护。相较于完全不吃主食,建议在胃肠功能可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吃消化慢的主食,为身体增加一些含抗性淀粉的食物,这样做既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也能降低身体和肠道的炎症反应,对身体抗病毒、抗感染也有益处。
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运作具有“昼夜”节律,而这种规律和吃饭时间有关,因此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且能帮助预防可能出现的肠道感染。(陈士奇/整理 CFP/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