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奢侈品品牌疑似抄袭的热搜让大众重新关注中国传统的马面裙。倘非远渡重洋再回来,印上异国的logo,我们几乎将这古老的物件遗忘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多少像马面裙一样,时移世易仍旧美好的物质文明呢?曾几何时,它们不仅受国人喜欢,更引领国外的潮流。
不妨读一读意大利学者佛朗切斯科·莫瑞纳的《中国风:13—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书。书名里的“中国风”指的是“13世纪晚期开始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我们熟悉的马可·波罗游元大都就是中国风兴起的一个标志。至20世纪中期,“中国风”才作为学术术语正式被艺术史家们论述。而莫瑞纳这本书的好处是用大开本展示了丰富的图片,除了讲述中国风在欧洲的起源,也按照不同国别,介绍了18世纪欧洲各地的中国风,像参观博物馆一般地直观呈现。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中国丝绸就将中国风带去了欧洲,算是早期的交流。13世纪以后,欧洲才开始欣赏中国风的元素,尤其是丝绸。不过,布帛在抵达欧洲前要途经中亚、中东,包含的中国元素并不纯正,这些元素也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西方绘画中。到了15—16世纪,欧洲生产的布料上出现了西化后的东方图案,其后,西化的中国风又渗透到西方仿制的中国瓷器图案中,比如佛罗伦萨式中国风的“美第奇瓷器”。还有东方的漆器和家具,在荷兰,“仿中国式”的漆艺专家颇有市场,作品被当作皇家献礼。而传教士们带回的中国信息,尤其是据此编写的作品——无论掺杂了多少臆想的成分——是欧洲了解中国的窗口,为完整感受中国风的魅力添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18世纪的“中国风”作品保存得更多更好,在书中可以欣赏到各地艺术家和工匠们创作的绘画及衍生品(如挂毯),制作的瓷器、漆器、珠宝,修建的建筑和园林,布置的房间和陈设。脱胎于中国设计的纹饰一眼可辨,还有不那么显见的。譬如在17世纪艺术史留名的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作品的强烈装饰性很容易受到追捧,点缀生活日常,我们熟悉的华托设计的聚珍室就是洛可可式中国风的鼻祖,布歇的挂毯不仅在国内热销,还作为法国的外交礼物送给了乾隆皇帝。在皇家园林设计中,“不规则园林”就被视为是中国风的标志,可谓是超前的审美。各国皇室不约而同地兴建中国室,以叶卡捷琳娜大帝最痴迷,中国村庄、中国歌剧院、中国桥梁一应俱全,还希望安排中国人去居住。至于源自中国的瓷器就更不必说,无论是有意迎合喜欢中国瓷器的客户还是在模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带入中国元素,瓷器总是与或明或暗的中国风捆绑在一起。
对任何艺术的欣赏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在中国风引领潮流的时候,异见者的声音或许不足为念,而中国风刮过之后,其他风格成为主流,就会听人念其过时。一方面,时尚是个轮回,审美趋于主观,一种风格的流行或者不流行不等同于它绝对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影响审美品位的客观因素,譬如政治经济的走向、社会文化的风向、技术壁垒的突破等等,随时间代代相传,转变成后来者的先入之见。与欧洲的中国风相对,国人也有过追求“洋气”的时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反而担心传统元素缺少受众,畏首畏尾妄自菲薄。所幸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我们找回了文化自信,敢于大声表白传统文化,包括为那些被“借鉴”的传统元素正名,也重塑了更多与时俱进的中国风。无论本土还是西方,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风作品,增添了底气——全世界都爱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