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家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中,蒙古狼颠覆了我们对狼的思维定式,它们智慧、勇猛,充满温情,不惜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让人们明白草原狼是一个优秀到值得人类去膜拜的物种。而来自北极地区的北极狼则受到了加拿大生物学者兼畅销书作家法利·莫厄特的关注。1963年,受加拿大政府的派遣,莫厄特到北极地区去考察是否是狼导致了驯鹿急剧减少,以获取证据对狼进行制裁。莫厄特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对狼群中“乔治一家”的观察和研究告诉人们,狼是以黄鼠和北方梭鱼为主食的,并不是造成驯鹿数量下降的罪魁祸首,而且还证明了狼的社会是一个尊老爱幼、谦让和平的社会。
莫厄特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与狼共度》包括“狼之精灵”等24章,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段人与狼之间的传奇故事。作者指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世界各地的狼与猎人之间远未达到敌对的状态。但在欧洲人和亚洲人为了成为农民和牧民而开始放弃自己的狩猎遗产之后,他们就失去了与狼的这种共鸣,并成为它不共戴天的敌人。作者指出,人类已经给狼判了死刑,因为我们故意和错误地认为狼是野蛮、无情的杀手。事实上,人类自己才是,狼不过是我们的替罪羊。
这是一次因“狼灭驯鹿”而开启的荒野调查,结论却是人类的子弹和嗜血欲望才是导致驯鹿濒临灭绝的罪魁祸首。作者抱着对狼的固有偏见走近狼群,却在与狼群的接触中,一再见识了狼在面对其他物种时的克制。作者一次次走进狼的隐秘世界,经历了怕狼、懂狼、敬狼、怜狼的认知与情感转变,见证了狼这一生命主体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独特意义。作者试图融入狼的世界,适应狼的作息,尝试“狼式小憩”。此外,作者还以狼的方式为自己划定领地,甚至拿自己作为实验对象,验证狼吃老鼠的可能性……而狼呢,我行我素,与作者“相敬如宾”,任由其在界限许可范围内观察和研究自己,表现出充分的礼让与宽容。
在调查北极狼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因纽特人与狼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譬如在第13章《狼语》中,作者发现狼群中的乔治、安吉莉娜和艾伯特叔叔发出的声音的多样性和音域远远超过了他所知道的任何其他动物,当然不包括人类。而因纽特人奥泰克能听懂乔治的狼语,他说乔治正在传递另外一个狼群的情报,“北美驯鹿就要来了”。而按照乔治的提示及奥泰克的解读,猎人迈克果然在一个叫库亚克的湖边捕获了驯鹿。其实,很多因纽特人都能听懂甚至和狼对话,这就是他们数千年来与北极狼打交道所练就的本领。
本书是一本堪称“加拿大版《狼图腾》”的国际畅销书。两者相比,《狼图腾》以文学性见长,《与狼共度》则以其纪实性令人信服。书中对传统认知中的“恶狼”形象提出了质疑,通过作者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逐步得到验证。万物皆有灵,狼也一样,它们忠于伴侣,疼爱幼崽,懂得合作;它们坚守界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本书颠覆了人类对狼的传统认知,狼是荒野的浪漫象征,也是人类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