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比较保守的人,一辈子都没敢做什么冒险的事。不过有些方面却很开明,比如对于烦琐的规矩、礼仪历来不太以为然。节假日里,别人家热热闹闹,我们家往往冷冷清清。父亲甚至会鼓励我们主动加班,去领三倍工资,他认为这比去看望他,实在得多。
他的这种务实精神,倒是受到了晚辈们的认可。大家都觉得借着节日的名义互相走动,是一种形式主义,浪费时间精力还糟蹋钱。于是即便没有加班,也常谎称要加班,免去了走动之苦。
去年中秋节前夕,父亲一反常态,一向极度节约的他居然决定在餐馆请客,要我们务必推掉可以推掉的事情,争取全员参加。母亲计算了一下,父亲结肠癌手术已经动了快5年了。理论上,他这个年纪,又是癌症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极低。他可能担心来日无多,想感受一下“全家福”的气氛。
这种情况下,再忙我们也得去,当天所有子孙都到齐了。席间孙辈都在埋头玩手机,我们儿子辈的陪着父亲、母亲说话。毕竟我们也是50多岁的人了,能明白父亲此刻最享受的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千万不能冷场。我妻子辈分上属于第二代,可是比第三代的大侄子、大侄媳妇只大几岁,心理上没觉得自己是长辈,因而也在埋头玩手机。
历时两小时,这场多年不遇的全家大团圆圆满结束。不料分手时出了岔子,大侄媳和我妻子打招呼,妻子在回微信,没有听到。大侄媳是个敏感的人,以为妻子端架子,回家后生了几天气。信息转了几道弯,反馈到父母和我这儿。我们都感叹彼此太陌生了,才会造成这种误解。妻子是个粗线条的人,没听到别人问候是常有的事。
回想一下,大侄子结婚一年多,我们只见过大侄媳3次。如果在街上单独遇见她,很可能都认不出来。他们小两口从未一起来过我家;他们婚宴时,我们去帮过忙,但没去过他们新房。
“过年时,再到餐馆聚聚,我们这个大家庭总在加入新成员,不能搞得最后彼此很陌生……”去年底,父亲说。然而除夕夜,他被送进医院抢救了。
“‘五一’搞一次家庭聚会,都要参加,我来请客。”住院期间,父亲病情一度有所好转,再次筹划“全家福”。然而“五一”时,他已经起不了床了。
“如果中秋节我情况好一点,一定要聚一聚,一家人不能比同事、同学交流还少。”父亲躺在病床上说。可是半个月后,他就“走”了。
“中秋节离我60岁生日不远,我就将生日放在节日期间过,这样你们都能参加。酒席我已经订了,都不准带礼物来。”那天大哥打电话给我。我知道他是领悟到亲戚多走动,绝非形式主义。就算是一家人,也需要经常磨合,这样聚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团圆。起码彼此要达成最基本的信任,打招呼没听见,绝不会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