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清源·新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9月27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梦想的栖息之所
请扫描二维码欣赏林清秀“‘泉’家书房”自拍视频

我一直认为,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小楼”,一定是间书房,四壁层层叠叠、密密匝匝排列的,都是书。他所处的时局风云变幻,前途凶险未卜,然而有了满屋的书,逼仄的小楼便有了古道西风、绿苔芳草,有了思维求索、慰藉寄托。

那样一间楼,也是我梦想的庇佑与栖息之所。

童年记忆大多被光阴的浪潮卷尽,唯有那间启蒙我阅读的小屋难以忘怀,那是我人生中第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屋”。那时姨母在我家附近的造纸厂工作,隔些时日,母亲就要带我去看望姨母。某日我无意中拉开了一扇小屋的门,从此拉开了一个华丽丽的新世界。

小屋是造纸厂的仓库,里头堆积的都是回收的旧书,大部分书籍纸片发黄,边沿卷曲,夹杂小部分新书,看得出被翻阅过,却保存得很好。书的种类也多,翻一翻,有《山海经》《格林童话》《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甚至当时风行的《上海故事》《故事会》都有。最重要的是,仓库会定期清理出一些书,又储运进来一些书。这个发现让我欣喜若狂。那时候,父亲的薪资微薄,母亲没有工作,家中并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书。每次跟母亲进城,我总是直奔书店和报刊亭,心无旁骛地遨游在书海里,直到母亲办完事,才把依依不舍的我拖回家。有了那间小屋,我再不必缠着母亲进城。每天放学后,我麻利地完成母亲交代的家务活,就直奔造纸厂的小屋,直看到夜幕低垂,却仍然不尽兴。我第一次接触四大名著里的故事,就是在小屋读的连环画本。

拥有第二间“大书房”,是我换了工作之后。高考那年我毫不犹豫地填报福师大,就是因为向往大学那座百万藏书的图书馆;参加工作后我又辞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到高校当一名党政秘书,也是因为学校有个藏书近百万册的图书馆。入职后,校图书馆成了我家的“大书房”,我把业余大把的时间都花在这里。

“大书房”的藏书近百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种,更有多种数据库、电子图书和期刊。比起学生时代啃得多的专业书,再到“大书房”挑选,就随心所欲多了。几年里,我几乎成了文学书库和综合书库的常客。其实书能借回家慢慢看,但我享受那种“人在书中坐,乐从文中来”的愉悦感。一尘不染的阅览座都是学生,偌大的书库却很安静,没有人高声交谈,头顶只有吊扇不知疲倦地转着,我常常读着书,久久地,猛一抬头,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那些年,“大书房”于我,是牛奶也是面包,是空气也是阳光,是深深植入身体每个毛细血管的一部分,让我在烦琐工作中,在世俗生活里,有足够的勇气摒弃浮躁与平庸,获取心灵的自由与平和。

把家设置成书房,是在一双儿女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我和先生在小学对面买了套房。房不大,装修也过了时,然而我们对它一见钟情。因为房的主卧、客卧各有半面墙书柜,就是入户门边的半堵墙,也是做落地书柜的好位置。有了那些书柜和书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房主的快乐。我燕衔泥一般,精挑细选书籍往上面放。主卧朝南,实木书柜上有我最心爱的文学书籍,莎士比亚、简·奥斯汀、列夫·托尔斯泰……都是学生时代读过而今仍在反复阅读的作品;客卧书柜都是先生的专业书,平日我对它们敬而远之,他却乐得其所,临睡前也会从中抽一本出来,津津有味地翻读几页。

两个小人儿不服气,觉得他们也应该有个属于自己的读书角。其实读书角的架子早就下了单,连适龄的书籍都已买好。我想象着,不大的小屋里,最美的早晨,是百叶窗把秋阳切好,摆在书柜上,屋里安静,只有翻书的声音。

无须奢华,无须敞阔,只要家中有个舒适的读书角落,就是东海龙宫有了定海神针。闲暇时、烦闷时、愁苦时、愉悦时……我们都能在纷繁中努力保持清醒,从文字中寻找寄托抚慰,哪怕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能观照社会、汲取力量、温暖心灵和热爱生命!

分享人:林清秀

(闽南科技学院教师)

书房档案

书房地址 南安市闽南科技学院聚贤楼公寓、东方伟业广场。

藏书数量 1800多册,以文学、历史、艺术类为主。

推荐书目 《红楼梦》《放风筝的人》及简·奥斯汀的作品。

阅读时间 每天1小时以上。

阅读方法 随手可取,随时阅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深读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综 合
   12版:旅 游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新悦读
   15版:综合新闻
   16版:要 闻
每日佳句
梦想的栖息之所
字句里的饮食文化
秋日读书乐陶陶
科学是首简洁的诗
新书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