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写吃的书浩如烟海,但能想到结合训诂学去讲美食的,这个角度是真稀罕啊。
什么是训诂学?这个词儿挺陌生的,先解释下。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讲究“形音义互求”,追溯汉字和古代汉语词义的变迁,从中发现文化发展的细微轨迹。咱们中国人擅长烹饪,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故事,要了解这些故事,就要去读古文,而训诂学,就是帮助我们准确读懂古书的桥梁。
这本《餐桌上的训诂》,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在《中国烹饪》上的专栏作品,现在结集出版。这些文章篇幅从千余字至两三千字,文字表达力求浅显易懂、生动朴素,以唤起读者对训诂学的兴趣,更了解古代文献在这方面的记载,这样就达到了知识普及的目的了。
虽说是零散的专栏文章,编排和写作都是花了心思的。《饮与食》《说烹》《说饪》,起头三篇提纲挈领,先让读者对中国烹饪体系有整体的了解。中间是《说羊》《说白菜》《说鼎》《说蒸馏》,各种“说”不一而足,讨论饮食成品的名称由来,夹杂各种典故逸闻,也包括炊具和食具、烹饪的方法、厨艺的细节、饮酒的生理等文化常识的解说。末尾三篇是《和与调》《节与精》《齐与范》,这是上升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境界的归纳。全书37篇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符合我们的阅读顺序和思维逻辑。
这些小文章丰富活泼,甚是有趣。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鸡的别名,叫“司晨”,而另外一个别名“烛夜”,恐怕少有人知,“烛夜”的叫法不仅诗意,还包含了鸣声和动作形态。比如,葱是因中空而贯通的形状特点而得名的。“窗”和“窻”是“葱”的同源字,它们都是房屋的通风孔。耳听通彻叫“聪”,引申为聪明。古人认为人的聪明即是脑洞或心窍的通彻,所以,“聪”也和“窗”“窻”“葱”同源。现在还流传着吃葱的人会聪明的说法,根源是这么来的呀!比如,我们古人就非常懂得蒸馏法了。尽管未必说得出能量和热学原理,但这不妨碍他们利用蒸汽来制作熟食,而且用“蒸蒸日上”来形容生活兴旺与事业发达。
阅读这部作品,我的心里油然而生自豪感。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啊,我们的文化真是包罗万象啊。我们的汉字是全世界独一份的。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构字法天生就包含着各种意义,指向它所代指的事物或名称。越具象,越现实,就越有机会被装入一些情感、心思以及想象。说羊、说鱼、说炙,有好多“说”都是先从字形切入的。而且汉字不局限于形象的表达力,还具有形象性与抽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特征,并且因为各种地域、文化的交流和文艺作品的流传而拥有越来越多的内涵,不断创造各种新名词和新说法,一个词又牵连起其他词,从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
作者以徐缓的笔调,结合生动的叙事,讲述中文字词知识,也尽量广博地梳理词汇系统,涉猎与饮食有关的各种掌故。正如作者所说的,发展到今天,中国烹饪的食材和中国人的口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和与调”的理念、“节与精”的品位、“齐与范”的方法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被更多的人理解和奉行,继续发扬光大。
这部作品也可谓是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训诂学角度去讲述中国饮食文化,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新奇的也是合理的,是基于扎实的学问也是走向大众的一种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