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激荡,如同年岁的起伏。弄潮儿的身影伫立涛头,潮汐往来,他们的呼吸始终与时代合拍。
秋初,海浪起伏,潮水涌动。伏季休渔结束的汽笛声一响,千帆竞发,驶入沧海。穿上了一双厚重的塑料靴子,我们便出门上船了。踏上钢铁巨兽,脚底不觉踩出顿挫的合鸣。我们发动了船只,离开了港口。
泉州湾碧波荡漾,海岸已被自然描画成一条粗线,侧目一瞥,同村的几艘渔船并驾齐驱。不知过了多久,我已分不清天南地北,只知道水天一色,碧蓝包裹着我。爷爷胸有成竹:“我和大海打了几十年交道,每一条鱼的去向我都知道!”在声呐已经普及的今天,爷爷还是凭着洋流便能洞察鱼群出没。突然,他与船上伙计们仿佛心中秘密交流一般,抓起沉重的巨网撒入海洋。渔船拖着渔网在海面下行走,渔民们屏气凝神。晌午时分,一个个青筋暴起,面色通红,将深海中的珍馐捞出。一瞬间,各式海货充盈在甲板上:黄花鱼、鲈鱼、石斑鱼仍活蹦乱跳,黛绿色的虾蟹满地,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贝类也俯拾即是。众人躬腰分着自然慷慨的赠礼,像拾穗的农人们,也像淘金的牛仔们。
爷爷站在船头,犹如一个笃定的将军。几十年搏风击浪,海上讨生活,他早是经验丰富的弄潮儿,村里的渔船跟着他,无不渔获满仓。
落日薄海,在浪花的簇拥下,一艘艘渔船静静地被故乡的臂弯抱住。夕光紫岚里,大海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我。
远远地望见炊烟袅起,归于向晚的空中。回到家中,一家人在餐桌前聚齐,却唯独不见表哥。疑惑之际,聚光灯亮起,声音响起,循声望去:原来表哥正在摄像头前介绍刚刚捕捞上来的海味。直播间里订单开始跃动,选鱼、上秤、速冻、封箱、贴条……满仓鱼虾蓄势待发,准备奔赴各地的餐桌。奶奶忆苦思甜,讲述以前挑着鱼筐走街串巷辗转多艰,乐呵呵地赞扬表哥:“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把生意做了!真本事!”
家门口的潮涨潮落,叠加乡村振兴的浪潮,“互联网+”的新浪潮下,现在机遇到处都是,表哥成为一位左右逢源的弄潮儿。
远水激荡,弄潮儿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勤劳作舟,科技作帆,演绎时代的绝美风景。
(作者系泉州五中初三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