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清源 校园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故园秋韵
□林向凡

“碧云天,黄叶地”,秋是一个怀想的季节,伴随着微凉的风,我回到了老家。

从安溪县城出发,行车近70公里,便到了老家村口,那喧嚣的流水声,似乎是在欢迎游子的归来。横跨溪流之上的古廊桥——瑞云桥古朴而静默。看,廊桥边上那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的古柏,依然苍翠挺立。倒是旁边的一棵枫树,随着季节的更替,换上了红装,好似天边的落霞一般,与这朱红的古廊桥遥相呼应。

回到家下了车,目之所及,秋的特点并不明显。我家地势较高,几乎可环视整个村子。你看门前那高耸的山脉,绿色依旧,只是像是被谁用暗绿色的颜料涂抹过,变很更加沉郁。在那蓝得沉静的天空下,山和天的界限泾渭分明,山顶上的那三四棵松树,打破了这单调的幅线,远远看去,有如用纸剪出的小动物,你看成什么就像什么。

更远处的林山,在秋日的岚霭里,朦朦胧胧的,像极了用淡墨渲染出的一般。

屋子外就是一片片茶园,此时正是铁观音秋茶的采摘季节。俗话说“春水秋香”,茶农正在采摘秋茶,一垄垄绿油油的茶叶,在他们身前身后。傍晚茶叶晒青和炒制时,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茶的香气,那香气沁人心脾,一定会令你沉醉的。

听,打谷的声音!那是村里的大爷大妈正在收割稻子。村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拼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留在村里。他们种的稻子并不多,几块金黄色的,或长或方,或聚或散的稻田,散落在村子里,显得特别亮眼,凡·高的油画《阿尔勒的丰收季节》描绘的大概就是这种景象了吧!老人们依然沿用最古老的木桶打谷子,打谷发出的声音有点沉闷,在这明净的秋日里,却传得很远很远。

收割过的田野,留下一扎扎的稻草,一个个稻茬,田地舒朗了,宽阔了,这成了留守孩子的快乐天地,追逐、奔跑、欢笑……有的孩子会用稻秆做成哨子,吹出像麦哨一样清脆悠长的曲调,和着沉闷的打谷声和孩童的欢笑声,一曲秋日乡村交响曲在老家的天空下久久回荡……

村子中间是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流。秋天的溪水澄澈见底,水草在水里飘摇,如少女婀娜的腰肢一般。小鱼在水草间自在游荡。爸爸说,自从实行河长制以来,溪水干净了,鱼儿也回来了。如今,沿溪两岸铺设了红砖休闲小道,道旁种上了桂花、含笑等。傍晚时分,流萤纷飞,小道成了村里人散步的好去处。

夜幕降临,村里人没有夜生活,大多早早熄灯睡觉了,宁静是乡村的底色。天上明月扬辉,耳边秋虫浅唱,鼻息里是茶的芬芳,我枕着美好,入梦。

(作者系安溪一中初一年学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头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专 版
   05版:评论·聚合
   06版:都市·社区
   07版:喜迎二十大 我们这十年
   08版:都市·民生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资讯
   11版:经济·财富
   12版:房产/地方新闻
   13版:地方新闻
   14版:教 育
   15版:清源 校园风
   16版:综合新闻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0版:环湾生活周刊·养生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开支·番客楼里的桥心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思念跨越六百公里
龙 眼
每日佳句
佳段选读
弄潮儿
故园秋韵
树荫下的背影
丰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