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收费很高,动辄几千元,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各式各样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被“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拿证上岗当心理咨询师只需几个月就能“速成”。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别让心理咨询变心理“忽悠”。
心理咨询师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而言,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该如何规范行业发展?本期嘉宾各抒己见。
本期嘉宾:郭元鹏 廖卫芳 王丽美
缺人非降低门槛理由
□郭元鹏(职业撰稿人)
《健康时报》、动脉网与好心情互联网医院联合发布的《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显示,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精神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寻求专业服务困难、试错成本高等现实挑战。而来自另一家商业机构的调查则显示,大约有91%的人自认为有心理问题。虽然多家机构的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心理精神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困扰人们的一种疾病。
正是因为有了不少导致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外部因素,也就有了宽广的市场,这个时候“心理师”也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正视心理精神疾病的问题。与躯体疾病不同,心理精神类的疾病大多不依赖于仪器设备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而是需要“有效的沟通”。而“速成心理师”显然不仅不能成为“心灵的阳光”反而可能是“心灵的阴霾”。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给“速成心理师”治治病。
不能因为行业人才缺口大,就纵容“速成心理师”的出现,就放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门槛。任何职业都是需要门槛的,尤其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疾病治疗,更需要科学的态度。那么,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就需要更高的门槛,而不是“谁想干谁就干”,需要从维护患者利益的角度提升职业门槛。
培训市场亟待整顿
□廖卫芳(教师)
相较于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
正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因而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纷纷抓住商机,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但由于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的不专业、不规范,导致心理咨询培训乱象丛生。
要防止“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让心理咨询培训有“标”可依,对“标”培训,切忌各人各“标”,无序培训。只有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才能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心理咨询培训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培训资质的授权单位应“把好关”,在授予一些机构培训资质的同时,也要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把控,切忌“授而不管”,任凭其忽悠、欺骗培训者。
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严督查,一旦发现存有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不妨通过“取消培训资格”、列入“黑名单”、“开罚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合法宣传,守法培训。
提高专业监管水平
□王丽美(职员)
心理咨询是个专业活,但“山寨证书”及快速培训上岗的“杂牌”人员使这一行规形同虚设。《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发现咨询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建议其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可违法者依然屡禁不止。
原因就在于监管并未跟上。例如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往往只需到工商部门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监管范围之内。专业监管的缺失、九龙治水的尴尬,造成了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盲区,致使乱象频出,害人不浅。
为此,职能部门要抓住民众的痛点难点,建立健全全国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的管理机制,制定并执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准入、专业培养、职业伦理监管等标准,对于大肆兜售虚假证书、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个体及机构加大打击力度,加强从业者的行业自律及法规约束,矫正九龙治水、监管乏力的陈旧模式。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建立完备管理机制,消除管理盲点,让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真正成为人们减轻、摆脱心理痛苦的“减压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