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踏浪古浮湾
□黄汉瑜
投稿邮箱:qingyuan@qzwb.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泉州市‘乡村文化记忆’主题征文比赛”,欢迎400万像素以上的配文照片、3分钟以内短视频。)
古浮湾之景
更多征文作品,请扫描二维码阅读分享。

蓝蓝的泉州湾南畔,千年林銮古渡海滩延伸处,骄阳下,黝黑发亮的紫菜铺天盖地,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古浮湾。

古浮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600多年来,13个姓氏定居于此,其中蔡氏最先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占全村人口的90%。古浮人靠海吃海,留下了委婉动听的海的故事。

古浮村最美好的乡村记忆要数海洋文献“海荡记”、地理标志绿色食品“古浮紫菜”及“鸟儿天堂”大山屿。“海荡记”是一篇记载古代泉州府依法用海、依法管理、依法纳税的珍贵历史资料,堪称中国古代海洋史的佳作。

古浮湾风光旖旎,满潮时水深18米,由于大山屿山体形成天然屏障,岛南侧浅海滩涂广阔,湾内海水水质好,风浪小,水流畅通,并处于淡咸水交界处,营养盐含量高,温度适宜,是养殖紫菜、花蛤的天然场所。在古代,原生态紫菜产量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古浮紫菜”育苗技术全国首创。长期以来,“古浮紫菜”一直以光滑细腻的菜质、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10年9月19日,“石狮市古浮紫菜协会”成立,注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渔民走上抱团发展道路。2011年,“古浮紫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靠海吃海,现在古浮3000多名村民中有三分之二从事紫菜、花蛤养殖加工,古浮紫菜已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大山屿是古浮湾的一颗明珠,从卫星云图上看,犹如一颗心形翡翠镶嵌在泉州湾南部古浮澳,因“长”得像颗心,雅称“心形岛”,这温馨的港湾,是对大自然深沉的爱,栈道、礁石、海风、白鹭……景致怡人。面积50余亩的大山屿,是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屿,距离古浮陆地最近点480米,海拔高15米。20世纪60年代初,一对20多岁的热恋情人,冲破家族的束缚,摇着小舢板,带着黄金细软,登上静谧的荒凉小岛,开凿石料,搭建草寮,挡风避雨,寻找水源,开荒种菜,两人还在岛上诞下爱情的结晶,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离开小岛,度过10多年与世隔绝浪漫的荒岛时光,被戏称为现代的“鲁滨逊”。现代“鲁滨逊”的“爱”与“心形岛”的“心”时空巧合,烙印在大山屿的树林间、石头上、沙滩里……近年来,随着大山屿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形成,上万只白鹭飞来“落户”,还时常出现苍鹭、池鹭、岩鹭等珍稀鸟类种群翩翩起舞的身影。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也常遨游于古浮湾海域。

大自然造化的奇异美景,人文与鸟类的和谐相处,构就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2020年,古浮村以海洋特色养殖产业入选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示范村,以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资源获评省级旅游乡村。古浮湾以乡村旅游为主轴的规划蓝图缓缓展开,一曲曲渔舟对唱响彻古港,一排排紫菜飘香古村,一席席鱼虾海鲜任君品尝,古浮湾正敞开古朴又青春的胸襟,喜迎四方宾客。

乡村名片 古浮村

北依山,南面海,东邻祥芝国家中心渔港,西与石湖港一水之隔,10多平方公里的港湾宽阔无礁,是一个优良的天然避风港口。古浮村系泉州湾入海口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有丰富的海产资源,也孕育了古浮村的渔业和海产养殖业,世世代代养育着古浮村民。是福建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泉州市“乡村记忆文化”示范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清源/刺桐红
   04版:综合新闻
理性足球的胜利
每日佳句
踏浪古浮湾
竹林寻宝挖冬笋
□唐荣花
街里的光景
落花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