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山地中行驶,道路狭窄且长。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树木高大,或干净如爪,或葱郁似伞,亦有碎花散落,使一闪而逝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趣。
另一边一路相随的是奔流不息的大河白洋河,宽阔的河床上此时春水涣涣,沙石洁净明朗。阳光明媚的新年,正月十三,驱车于山水之中,心情就像拂到脸庞上的轻风,惬意舒适。
山渐高渐深,那条宽广的大河已悄无声息地遁去,路愈发窄了,在一个岔路口驱车直上,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封闭而宁静的世界。是的,喧嚣不再,静谧的气息深入到你的每寸肌肤。不高不矮的山,郁郁葱葱的树,参差散落的房屋,还有闲庭信步的鸡鸭,一切都那么和谐,温馨。
再往里,山路愈发迂回,但十分平坦,两边树木夹路而立,渐渐隔离了外面的世界,仿佛我们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车在村头水口林停车场缓缓停下,下车瞬间,古木参天,翠鸟啁啾,小径蜿蜒,恍若梦中。古色古香的指示牌上写着“源溪村”,一下子让人想起“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妙句佳境,今天我就是武陵人,来探访人间绝境。
从水口林往里,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庄,友人告诉我,这条路一直通向九华山“三天门”,旧时人们就沿着崎岖小道上九华,祈福祉。自古该村风光秀丽,树木林立,林中有棵千年杏银王,虽多次经历自然浩劫,至今仍生机勃勃,让人赞叹。也因着穿村而过的大路上遍布虔诚跪拜朝九华的香客,这里民风淳朴,对自然充满敬意,民俗内涵丰富,人文景观奇异,流传至今的傩戏活动吸引了大量学者专家和游客。
傩本是古代一种社祭形式,在祭社祭祖中驱逐鬼神,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皖南渐渐成为一种祭祀用的戏曲,一般是由本族人自编自导,无专业表演人士,更显原汁原味,在源溪,三大姓曹、金、柯傩戏同出一宗,又各有特色。
我们来的时候,已是人流如潮。循着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来到曹氏祠堂前。广场上鞭炮齐鸣,一地红玉碎花。进入祠堂,就见人们在上香祈拜,三牲已贡,傩戏面具已从日月箱中取出,放在龙床上,或威严,或肃穆,使高大的祠堂愈发神圣。有人家有喜事,送来了挂有灯笼的灯伞,瞬间上面的十二只小灯笼被一抢而空,抢中的人喜笑颜开,没抢到的在等待下一个灯伞的出现。更多的人在揖拜上香,默默祈祷。
忽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袭青衣的乡绅手捧香炉,鱼贯而出,后面戴着面具的社神帝王般被簇拥,众星拱月般出了祠堂,一路吆喝着向大路而去。在水口,树边,不时炸起鞭炮,众人一路兴奋,你追我赶,就来到了村口的社树下。
社树,实为一连理树,一枝亚枫,一枝榆树,奇迹般合抱而生,这一自然奇观,已成为三大姓的社树。树下一石臼,光滑低调,前有一石板,吸收了日月光华,构成了这乡村的社坛。队伍停了下来,锣鼓更密,鞭炮更紧,人声却小了下来。当一切归为寂静,“乡绅”揖拜上香,社神舞之蹈之,口中念念有词,皆为神佑乡民,福泽众生。
又一通锣鼓鞭炮,返回祠堂,揖拜上香。白天的喧闹只是第一波,晚上祠堂前还会正式表演傩戏。
我们在落日余晖中离开源溪,耳中虽有余音缭绕,但整个山村却寂静无比。这有点像村人,像我们,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火热,憧憬无限。
也许,把日子过火热些,思想深邃些,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