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以添加玻尿酸为卖点的饮品。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宣称玻尿酸饮品能够喝出水光肌的各种“科学研究”和“亲身体验”等笔记也是层出不穷,铺天盖地,以至于有不少消费者询问,其花费数倍于饮用水的价钱购买玻尿酸饮品,真的能喝出水光肌吗?(解放日报)
注射玻尿酸在医疗美容行业被称为“水光针”,通过所含透明质酸钠的保湿、补水等作用,的确可以起到改善皮肤状态等作用。可口服玻尿酸饮品,是否也能有同样功效,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根据上海市消保委查阅资料、多方请教专家、并函询政府审批部门后得出的结论,目前尚无任何权威的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够促进人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无论是经营者申请,还是政府审批部门批准,玻尿酸都是作为食品原料而非保健品进入市场的。
可同样容量的饮用水,添加玻尿酸后,价格就可能翻四五倍,花大价钱购买的消费者显然不是冲着玻尿酸饮品食品属性去的,而是在为其“美容”功效买单,可从现有资料、专家说法、审批文件来看,消费者花的这笔钱很可能是智商税。
对于玻尿酸饮品存在的宣传、消费乱象,一方面要正本清源,消保、食药监、卫健等部门要权威发声,明确告知消费者玻尿酸饮品并非保健品,也无证据表明其具备美容功能,将消费者从商家的洗脑陷阱中拉出来。另一方面,要对于打擦边球、有偿“种草笔记”等不实宣传和违法违规经营者给予严厉打击,规范市场秩序。
存款5万要证明
反洗钱勿太机械
□刘少华
日前,浙江湖州一位女士发布视频称,去银行存5万元,被要求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该女士表示,柜员问她,在哪里上班、钱从哪里来,还要收入证明,让她觉得像是在审犯人,很不舒服。于是直接抽了100元出来,存49900元,几分钟就搞定了,银行还送了一桶油。(都市快报)
现金存款5万元就要提供收入证明,涉事银行做得究竟对不对?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不能全把板子打在银行身上。
从反洗钱的角度来看,这家银行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因为大额现金存款是洗钱的重要途径,对客户存款的来源进行尽调当然是越严格越好。只是5万元的标准过低,不但不利于银行吸收存款,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湖州这位女士以49900元就轻松规避了5万块钱提供收入证明的硬杠杠,就很能说明问题。
对于银行储户来说,依法配合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是应尽义务。只是,银行也应考虑储户的便利性,不能随便加码。实际操作中,银行出于方便储户存款和个人信息保密的考量,一般也不会将收入证明作为必要的证明材料。湖州这家银行要求储户提供收入证明,本意是为了证明收入来源合法,可这种做法不但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样不符合行业的通常做法。
银行当然应该严格执行反洗钱法的规定,只是银行不能随便加码,反洗钱也不能过于机械,以免侵犯储户的正当权益。
肖像权不容侵犯
绝不能想用就用
□王丽美
顾先生和朋友在商场吃饭,被商场工作人员拍了照片发至商场微信公众号,配文“爱的告白”进行宣传,其他朋友误以为他重组了家庭。涉事顾先生起诉后,南通启东法院日前一审审结该案,判决案涉商场在启东市级报纸上发布道歉声明,并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元。(澎湃新闻)
商场宣传团队将前来消费的顾客偷拍下来,把照片作为配图发布在商场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营销,配以标题“一场爱的告白正在上演”,低成本的虚假宣传,引来高流量,对于被拍者则是一种骚扰或是一场舆论灾难。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商场擅自拍摄顾先生照片的行为侵犯其肖像权,并在无授权的情况下将照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主观上有侵权的故意,客观上让认识顾先生的人误以为他组建新家庭,对其社会形象、评价带来负面影响,给其造成一定的困扰和精神伤害。商场也未能证明自己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他人肖像的情形。故依法对商场予以处罚。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治社会决不允许“被入镜”野蛮生长, 随意干扰民众生活,漠视法律权威。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将随意“被入镜”纳入法治轨道,强力督促相关个人、平台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及时下架侵权文案、视频,并通过封禁、限制准入等方式惩戒偷拍账号,倒逼从业者守好法律底线,切实保护消费者隐私权、肖像权。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