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药风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天,奥司他韦在微博热搜上高居不下。这个药品之所以上热搜,是因为近期伴随着流感预警的发布,抗流感药物需求激增,流感“神药”奥司他韦被推向风口,出现热卖甚至紧缺的情况。百度指数显示,近一周内,甲流搜索指数飙升,甲流常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搜索热度环比增长960%。(2月28日《浙江日报》)
去年12月初以来,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便成了“抢手药”,很多人开始“抢药”“囤药”。据报道,有人囤了上百盒布洛芬。然而,随着疫情的减弱,“抢手药”却变成了“过期药”,许多人又不得不把原先抢来的药品“束之高阁”,或干脆“一扔了之”,这不仅造成了金钱浪费,而且也造成了药品浪费。
再说,过期药“一扔了之”,危害多多。“一扔了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而如果被不法之徒上门收购,极有可能将这些过期药“改头换面”回流至药品市场,给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其实,之所以出现“抢药风”“囤药风”,这与一些人的焦虑心理是分不开的。虽然官方会出面予以“劝阻”,建议民众不要抢药、囤药,但仍有不少民众见药就“抢”,见药就“囤”。此次,由于受甲流的影响,许多人又开始疯抢奥司他韦等药品。可以预见的是,等这次甲流过后,一些人手中的奥司他韦等药品,也会重蹈“布洛芬”“连花清瘟”等药品的覆辙,不是“束之高阁”,就是“一扔了之”。因此,笔者以为,“抢药族”“囤药族”真的该彻底醒醒了,不要让“囤药症”这个老毛病又犯了。
当然,“抢药风”“囤药风”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给官方和药企“提了醒”。一方面,提醒官方要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引导民众树立科学合理备药的用药观念,“不抢药”“不囤药”。另一方面,也提醒药企要确保药品供需平衡,让民众在疫情期间能够“买到药”“用上药”。
规范APP应用
关键在落实
□张 涛
记者2月27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通知,出台26条措施,以规范安装卸载行为、优化服务体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其中,聚焦APP安装卸载等提出12条措施,围绕APP开发运营者、分发平台等提出14条措施。(2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一系列权益。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国家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如今,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围绕应用服务安装、使用、卸载的全流程,系统梳理影响用户感知的环节,提出优化改善的措施。从APP上架到下架、从安装到卸载、从使用到投诉,覆盖用户使用APP过程中的整个链条。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措施关键在落实。有关部门在加强宣传引导经营者恪守行为规范的同时,更要高扬法治利剑,对于存在违法违规情形,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APP,依法依规采取警示、暂停服务、下架等处置措施,使其不敢坑害消费者。强化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主体责任,对问题突出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加大整治力度,净化APP行业市场秩序。
文旅局长霸气喊话商家
口碑须珍视
□孔德淇
“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了你的饭碗。”这样的霸气回应,来自四川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康定一家酒店订了4个房间,因大雪封山、封路不允许通行,便申请退房。前三间房间成功退款,最后一个房间因接近五分钟的退款时限,商家显示在处理中,24小时内会给答复。没想到的是,次日商家以房间保留一整晚为由,拒绝给他退款。他找商家协商,被反唇相讥。(2月28日 四川新闻网)
在该酒店的评论区,不仅是上述网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这家酒店几乎以如出一辙的恶言恶语,回复了每一条差评。比如顾客评论入住后腿一直痒,感觉不干净,商家回复“腿痒是吧,可能是得了啥怪病吧”。这样置顾客利益于不顾的无良商家,怎能容忍其“为非作歹”?
要知道,尽管这是极个别商家的任性行为,但对当地文旅品牌形象的“杀伤力”不可小觑。当前,文旅行业逐渐迎来复苏,正是重塑旅游市场信心的关键期,也是报复式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阶段,但“放开”不等于“躺平”,旅游顽疾不能跟着“重出江湖”,口碑和声誉需要被格外珍视和呵护。
损害游客权益容易,收拾“烂摊子”却很难。消解负面影响,不是简单采取单一措施、进行公开表态就可以的,正如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要净化市场、重塑形象,必须持之以恒、综合施策。正如刘洪局长所言,城市旅游是一大锅饭,酒店、餐馆则是盛饭的碗,要防止“砸锅摔碗”的闹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