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评论·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3月13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拆除“年龄门槛”
增加就业公平
□潘铎印

建议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辞退红线、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建议对35岁职场门槛增加监管处罚……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建议,加大反年龄歧视就业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中国新闻网)

调查显示,35至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与很多社会问题相连。“只招35岁以下”“只要985毕业生”“几年内不得怀孕生育”等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人们的生存焦虑,甚至使有的人不敢走入婚姻、不敢生育。

35岁正处在做事业最好的年华,也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若仅用一条年龄限制就把35岁以上群体排除在外,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更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更何况,这个年龄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求职无门,不仅影响自身发展,还会影响家庭稳定,继而影响社会稳定。

拆除不必要的“年龄门槛”势在必行。消除就业歧视,破除就业“年龄门槛”,法律层面要有所突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推进立法保障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显得更加重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均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观念。要推动形成尊重中高龄就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的心理预期,引导用人单位优化调整年龄要求。要构建更开放的就业观、年龄观,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4版:时政·关注
   05版:评论·观点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社区
   08版:热线新闻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智汇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地方新闻
   14版:健 康
   15版:清源 刺桐红
   16版:综合新闻
让“湿地”变“诗地”
倡导环保理念
增加就业公平
大爱无疆 文明之光
让“网瘾老年”被看见
领 跑
13岁借阅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