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眼中,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构成以及维持生命活动最基础的物质。总感觉到疲劳、呼吸急促、脸色苍白等被判断为气虚,五脏均会出现气虚。症状不同,调理方法也不一样。
能补气的食物为家禽肉(鸡、鸭、鹅、鸽、鹌鹑、兔)、牛肉、鱼、糯米、黑米、燕麦、大豆、胡萝卜、香菇等食物;常用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淮山)、大枣、饴糖、蜂蜜。
老中医林禾禧认为,气虚体质的人在进补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气虚可与阳虚、阴虚兼病,如气阴亏虚、阳气亏虚等证,因而要弄清楚是否有阳虚或是阴虚,分清楚后进补才更有效。很多人选择人参、西洋参补气,如果是阳气亏虚的,既有阳虚的症,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大便稀溏,又有动则气喘、声音低微、四肢无力、自汗等气虚的症状,就应该选择人参;而气阴亏虚,有气虚的症状又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阴虚的症状,则选择西洋参进补。
阳气亏虚选择党参,而气阴亏虚选择太子参。平时加一些黄芪、淮山一同煮,可以起很好的补气作用,阳气虚、阴气虚均可使用。老人年平时可多食黄芪粥。生黄芪60克、大米100克,黄芪切片煎汤取溶汁去渣,再用药汁与大米煮稀粥,可大补元气,对肾气虚、心气虚、脾胃元气虚均有补益作用。人参粥、淮山粥、红枣糯米粥也有补气的作用。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