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周培尧
不久前,王女士在乘坐首都航空的航班往返于天津和云南时,两次遇到空姐推销商品,最长的一次达40分钟左右,这让王女士感到很无奈。对于航班售货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经营所需 应予理解
小飞刀:“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乘客既然选择了廉价航空,在票价上相对得到了实惠,那就得按廉价航空的规矩来行事。现在,哪个行业都不容易,“航班售货”只要控制好时间和频次,不要影响到乘客正常的休息,不要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且价格合理,相信多数人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曹建明:如果说人们对铁路车厢售货已经习以为常的话,那么,对航班售货也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在疫情导致航空公司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航空公司通过经营业务的拓展来弥补盈利不足,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创新之举。只要在保证飞行安全的情况下把握好一个度,尽可能地减少对乘客的干扰,就能获得双赢。
白帆:空姐在飞机上推销商品是航空公司增加收入,扩展营销的一种“创收”渠道,它既能满足部分乘客的消费需求,也能提高航空公司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不应一味限制,重要的是应规范其发展,只要在售货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乘客既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又不造成过多的干扰,就是一种双赢。
扰客之举 得不偿失
不懂:某些廉价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压力较大,在飞行途中通过带货推销的方式实现适当盈利,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推销方式不应该以牺牲服务品质为代价,且必须以告知乘客为前提,让乘客在选择航班时对售货拥有更充分的知情权。如此强行推销只会让乘客心生反感,航空公司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做法是短视之举,并不可取。
陈卫中:相对于火车、汽车而言,即使是经济型航班,也属于一种高层次的出行消费,航空公司理应提供良好的、舒适的消费环境。而空姐长时间推销商品,无疑打扰了旅客的休息,降低了出行的质量,不应提倡。面对乘客质疑,航空公司不应一味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毕竟飞机不是超市,保障飞行安全、提高服务水平才是正道。
鹿台一卒:航空公司拓宽经营渠道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在飞机上推销商品,还是有点不伦不类。飞机上售卖商品,无疑会分散乘务员的精力,与航空安全的要求并不相符,何况售卖商品必然影响一些乘客的乘机体验。航空公司要在提高飞行安全和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拓宽盈利渠道,围绕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文章,方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优化服务 实现双赢
韩欣:客观来讲,航班价格不同所享受的服务项目与服务水平也不同,但廉价航班不等于低档航班,要想在细分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在探索多元盈利模式的同时,也应把握好“度”。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将乘客体验感、舒适度、安全感作为航班飞行的第一要务,适当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利益,守住必要的边界感,或许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龙泉:廉价航班为了增收,在飞机上推销商品本无可厚非,毕竟市场经济时代,它们也需要生存,但在推销商品的时机、频率和方式上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可以考虑在航班杂志和传单上印刷商品简介和二维码,供乘客扫码购物,下飞机后即可取货,这样就避免了飞行时对乘客的打扰。另外,在推销的时机和频率上也可以再优化,比如在飞行平稳后推销10分钟,此时乘客大多未入睡,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总之,只有以更人性化和更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去拓展市场,才能取得最大的回报。
张全林:机舱内空间有限,售货时介绍产品的确烦人,但也不能将这种行为一棍子打死,毕竟这也是航空公司的一种延伸服务,可以有效弥补航班服务的短板。只是在售货的方式方法上应该再细化和优化,做到售货的同时又不过度打扰乘客,才是一种可贵的平衡。总而言之,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航空公司只要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丝诚意,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下期话题
近日,浙江台州执法人员对一家牛排店设置“20元起送”的行为进行处罚,责令商家改正,引发了业内和网友的热议。对此,有人认为应该取消“起送门槛”,并表示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且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食品浪费,也有人认为,取消起送价商家会提高单价,伤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下期茶座,邀您聊聊“取消‘起送价’”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