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现火气大的情况。除了一般的中暑症状,还有一种特殊的中暑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那就是情绪中暑。
研究发现,当温度高于35℃、湿度大于80%时,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暴躁,做事冲动。究其原因,高温下饮食、睡眠减少、出汗多等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进而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
它是一种因高温环境下人们情绪不稳定引发的健康问题。情绪中暑的表现主要包括焦虑不安、紧张不安、易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易产生恐惧感等症状。这些表现可能会因人而异。
对于情绪中暑,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国家心理咨询师黄佳佳建议,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
放松和休息: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呼吸,进行一段时间的放松。放松身心可以帮助舒缓紧张情绪。
调整思维模式:
积极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改变情绪的状态。尝试关注积极的事物,释放负面情绪,或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运动和锻炼: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帮助提升情绪状态。
社交和支持:
与亲朋好友聊天、分享心情,或者寻求专业咨询、心理支持,也是缓解情绪中暑的有效方式。
这些方法只是建议,不同人可能适合不同的方法。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了情绪不稳定、易怒和焦虑等症状,无法缓解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