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评论·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4月25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比“冠姓权”更要紧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陈一彬

近日,重庆一则12岁学生为姓名权起诉父亲的案件引热议。2011年10月,男孩的父母离婚后,约定由母亲抚养,随后男孩姓名变更为“郑某文”。离婚7年后,其父亲将男孩姓名变更回“向某杉”。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困扰。已经12岁的男孩及其母亲,与父亲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男孩父亲配合男孩将户籍登记姓名变更回“郑某文”。(4月19日《潇湘晨报》)

为了一个“姓”,12岁的孩子竟然与父亲对簿公堂,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世事变迁。然而,这早就已经不是关于“冠姓权”引发热议的第一个新闻了。去年,一位女性博主发文说,选择与丈夫离婚,导火索就是想争取孩子的“冠姓权”,虽然男方同意妥协到“父姓+母姓”这样的折中方式,但女方最终还是决定离婚。类似这样离奇的案例,如今并不鲜见。

“冠姓权”之争,实质上是两性平等所带来的社会新现象,也就是说,“冠姓权”之争,源于社会的进步,其背后是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变迁——几十年来,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几乎同等的教育,与此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职场成就,许许多多女性取得了经济独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大,她们必然在小家中要有更多的话语权,“冠姓权”就是其中的一个标志。

2017年,伴随“全面二孩”的出生高峰,一组关于“冠姓权”的调查就充分说明了问题。厦门的一组调查表明:受访者中,二孩跟妈妈姓的占23%;表示希望二孩随母姓者中,出于女方要求的占38%,出于长辈要求的占28%。

然而,男女平等,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家庭关系的“举案齐眉”上,而不应该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对齐”,否则,很容易刻舟求剑,反倒导致不和谐的局面。去年,一贯被认为是“独立女性”的网红“papi酱”,因为在微博视频中称呼自己的儿子为“小小胡”,就遭到一波又一波持极端观点的网民攻击。他们认为,“papi酱”把对后代的“冠姓权”拱手让给胡姓丈夫,是所谓“婚驴”“胎器”。其实,这多少有些“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papi酱”与丈夫完全可能夫妻和谐、和和美美,网友们却自作多情地在一个孩子的爱称上较劲。男女平等固然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追求独立、平等的女性,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随母姓来彰显这种平等。

进一步而言,如果说将“冠姓权”看作是性别平等、独立自主的一种觉醒和行动——这当然代表了一种进步,那么,孩子与父母同样是平等的,并不从属于父母,更不应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这才是更为广泛的一种平等。当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同样具有权利意识的个体,此时此刻,对于孩子的“冠姓权”,是不是孩子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呢?也就是说,父母们,真心是追求人人平等,就要尊重孩子同样的平等权。那么,怎样保障孩子的权利呢?莫过于,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让孩子获得自主思考、自力更生的能力吧?此时所谓的“冠姓权”之争,无疑该让位于孩子的成长,以有利于孩子本身为第一考量。事实上,重庆的这个案例,最后尊重的就是12岁男孩的诉求。

坦白说,孩子姓什么,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什么——是不是一个健康快乐、有益社会的人?而这无疑指向了孩子能不能获得一个健康友善的童年环境。对于父母来说,在烦恼“冠姓权”之前,先烦恼为人父母的本领吧。

3 上一篇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泉州“狮”话
   04版:评论·观点
   05版:都市·法治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财富
   09版:经济·智汇
   10版:热线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刺桐红
   14版:文 体
   15版:军 事
   16版:看天下
网络梗文化
激励善行良好创新
复工复产,信心就是力量
搭好桥
企业管理不能越界
比“冠姓权”更要紧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