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2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最忆是龙舟
□贺彦豪
赛龙舟(吴松树 摄)
更多征文作品,请扫描二维码阅读分享。

“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据史载泉港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沙格村也是最早举行端午“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

沙格村面山背海,一衣带水,是罕见的天然良港地,村民依托滩涂养殖、近海捕捞、海上运输等谋生。沙格村先人以犀利的眼光在南朝时迁徙此福址,世代虽以耕海为主业,但书香亦世代相传。

每年端午节这一天,沙格村也迎来一年一度的沙格龙舟竞赛,龙舟将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角逐。

据说,当年划龙舟并非为了比赛,而是因为瘟疫下,人们借屈原英灵和妈祖神威以正祛邪、驱除魔障。此后沙格村人丁兴旺、文风广振,人文鼎昌。村落至今还留着古井、古厝、祠堂等古印迹,每逢年节村里的妇女都会穿上对襟红衫、红裤的古老服饰,参加祭祀活动或朝拜祖先,氤氲香气里,寄托美好心愿。此外,为了驱毒辟邪,沙格村家家户户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在家门楣插“五瑞”,即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大蒜头。吃粽子、插“五瑞”的习俗至今在闽南地区有些地方仍普遍保留着。在沙格村,自家制作的浮粿,是当地最佳小吃之一。每逢年节一进村子,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油炸出锅的浮粿香。

瞧,一路走来的村民身着各式古代服饰,来到灵慈宫祭拜妈祖后,敲锣打鼓,吹着唢呐,举着彩旗,扛出一对木雕龙头,抬着大轿,组成出游队伍,绕村到“忠孝社”祭拜,又绕村到海边的妈祖殿祭拜后,向海吹奏。在隆重的祭奠仪式后,十二个壮汉用大轿抬出妈祖神像,并由村民扮成各种神明,绕村巡游,以示驱障祛邪。接着村民又把妈祖神像抬到海滩上的观礼台上,观看龙舟比赛。这时,东西两侧戏台俗称“文武棚”,同时上演莆仙戏,人们在观看龙舟竞赛的同时,又能够观赏戏曲表演。

何谓“龙舟”?所用的舟刻画有龙的纹样,这正是龙舟称谓的来源。古人对龙舟这样描述:龙舟其船长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上下两层,首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十八般武艺,各式旗帜,门列各枪,中央高低五色彩伞,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沙格村的龙舟,船头雕饰成龙头形状,船尾雕饰成龙尾形状,并于船舷处彩绘龙纹图案,酷似蛟龙出水,龙舟装饰的图案有红、白、蓝、黄、青五色,唯黑色不用,很有特点。

下午海水开始涨潮时,随着一声“轰天雷”的炮响,宽阔的江面上,几十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冲去。船上划手奋力划桨,桨叶击水,上下翻飞,一路劈波斩浪;船头鼓手挥臂击鼓,鼓点如雨,响声震天;船尾舵手紧握尾翼,神情坚毅,泰然自若,目视前方。“加油,加油……”叫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岸上村民群情激扬,喝彩声不绝于耳,比赛场面蔚为壮观。

后来,沙格村龙舟赛的规模不断扩大,参赛团队也由原来沙格村人自行比赛发展到外村外镇外县区以及许多单位组队参加,海上赛龙舟成为沙格村的一项文化盛事。

沙格村

乡村名片

泉港区南埔镇自然村,濒海处海滩宽阔。临港工业方兴未艾,经济发达;文化底蕴丰厚,素有文化之乡和体育之乡美誉。沙格龙舟赛是泉港区特别是沙格村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投稿邮箱:qingyuan@qzwb.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泉州市‘乡村文化记忆’主题征文比赛”,欢迎400万像素以上的配文照片、3分钟以内短视频)。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民声
   04版:都市·现场
   05版:都市·社区
   06版:经济·资讯
   07版:台商投资区·要闻
   08版:台商投资区 综合·民生
   09版:台商投资区 经济·资讯
   10版:台商投资区 文体·副刊
   11版:经济·财富
   12版:地方新闻
   13版:热线新闻
   14版:教 育
   15版:清源·刺桐红
   16版:综合新闻
最忆是龙舟
每日佳句
途经你的盛放
又闻茉莉香
母亲的百宝箱
秋风起柿子红